标签:
杂谈 |
南方日报讯
新闻主人公的孰是孰非我不想去评论,我只想陈述我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浮现在我脑子里的一个一直被忽视的事实——原来我们在大学里最应该感谢的,正是我们的父母。
根据法律规定,我们的父母对于我们的抚养教育义务只维持到我们十八周岁。而上大学后的我们早就过了这个年龄界限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父母供养我们上大学不再是义务,而只是纯粹出于他们对我们的爱。
也许这一点转变对父母而言无关紧要,不论是不是有这个法定义务,父母对我们始终是充满爱意的。但这个转变对于踏入大学的我们却是意义重大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对父母给予的爱的态度从“理所当然”转变成“感恩戴德”。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态去上大学,并且慢慢学会惜福。
回头想想,我们能上大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我们通过我们的高考分数被录取了,我们的父母也一如既往地从经济上支持我们走入高等学府,而不像有的人分数不够名落孙山,有的人金榜题名却难筹学费,有的人则是父母剪断了经济上的牵引线。
不论我们进的学校,上的专业在我们看来多么垃圾,多么无用,就业多么糟糕,我们都该先庆幸我们能拥有这么一个走入大学的机会。
这种感恩父母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心底对于我们的父母生成一种责任感,一种迫使自己不愧对父母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会驱使我们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不论我们所学习的是不是本专业的东西,但我们总会选择学习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内心之中所认定的对于父母最好的交代。
但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记得或者说懂得这种感恩父母的心态。多少人在踏入大学之后生活彻底糜烂,昼夜颠倒,书本换游戏,钞票买醉,一面肆意放纵,一面痛骂大学不是东西,一面又神伤虚度光阴。
在被录取之后,高中读书学习的动力——高考考大学——就已经彻底耗竭了。而此时,对于父母态度的转变,意识到感恩的心态,这会是一个强大的动力。而没有这种动力的后果显而易见,在大学,茫然,迷糊,然后浪费时间,蹉跎光阴。等到大三大四了,意识到了对自己、对父母必须有一个好的交代的时候,痛哭流涕,痛骂大学,悔恨自己虚度光阴了。
在感恩心态的驱动之下,我们因该左右我们的大学生活,而不是让大学左右我们的生活。
有的人说大学应该潇洒快活,这点我同意,不管什么时候,潇洒快活的生活都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但潇洒快活不等于放纵堕落得到的那种片刻欢愉,也不能成为这种片刻欢愉的借口,这是严重的偷换概念。放纵自己,自甘堕落,那是糟蹋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父母对我们的爱,那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试问,潇洒自由是建立在不负责任的基础之上吗?侠客们的潇洒自在恰恰是在他们仁义负责的品行基础之上建立而成的!
试着想想,倘若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踏入大学之初便停止对我们地经济支持,让我们自力更生,那么现在的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快活”吗?
言而总之,在大学里,最应该拥有的心态,也不该遗失的心态,便是保有一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我们得到上大学这么一个机会的感恩之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