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退维谷的山区支教

(2010-05-22 15:24:05)
标签:

山区支教

志愿者

教师

工资待遇

杂谈

富二代远离都市选择山区支教。一个月工资仅仅600元。

部分山区的本科代课老师工资仅为正式老师的三分之一,只有400元。代课教师苦不堪言,却为了糊口不得不继续干。

……

一好一坏,一正一负,两个极端,前一个是心甘情愿,后一个是不得不做。我不禁联想到,换了我,我是否会选择山区支教?

我的答案是:在我求学期间,我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山区支教。在我毕业之后,我不会将山区支教作为我的职业。

原因很简单,求学期间,我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不需要考虑养家糊口,我可以接受几乎近似于义务的志愿支教。但是,在毕业之后,经济因素成为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不可能再无条件地接受义务支教。

当然,倘若我能够像新闻中的那位富二代一样,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考虑现实问题的话,我也会像他一样选择支教的——这无疑是一条能够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路子。

然而,现实是,我不是富二代,山区代课老师的工资和正式老师相差悬殊,养活自己都是问题,更遑论父母老婆孩子了。我并不要求多么多么高的工资,只求能够和正式老师一样,养得起自己,养得起父母老婆孩子就可以。可是目前来看,这并不可能。山区的教育部门更愿意以廉价的工资雇佣代课老师——毕竟,它们也是一穷二白,经费也是紧巴巴的。在山区,代课老师想转正相当困难,即便你是学校里最高学历的本科生,即便你代的班级成绩优异升学率极高,你依然只能是个代课老师,你依然只能拿那么少的工资。

显而易见,问题的症结在于山区的教师制度,以及经费上

制度上,纯粹以职称论工资,论待遇,对于教书育人的成绩却不闻不问。讽刺的是,山区的感人事件里经常会有山区学生及其家长哭着送代课老师离开——因为他们知道代课老师教得好,心肠好。可是这位代课老师却因为温饱问题不得不另谋出路。群众雪亮的眼睛里看得见的东西,高高在上的部门却是直接无视了。在教师的职称及工资待遇体系上,山区得再好生斟酌一番。否则,人才只会流经这里一时半会,却不会进入蓄水池驻留一生。

然而,这却也不能全怪主管部门昏庸。上级拨下来的经费就那么一点,这个支出那个花销的,都到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了,也是有心无力了。经费少是少,但是对于老师的工资这一块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在那些支出花销里的费用是否应该为工资这一块让路?支出花销,总该有个先后顺序。那些花在脸蛋上的,花在享受上的,不是不能有(这点大家心知肚明,有些钱不花也得花),而是应该能少则少,缓些时候花费,先把五脏六腑安排妥当才是正理。

不幸的是,当下的山区支教正处在问题悬而未解,有心支教的人又因这悬而未解的问题踌躇却步,举步不前。

山区必须得往前进,必须得吸收更优质的老师来带动教育,然而当山区鼓足了勇气、硬是从牙缝里抠出一点经费往前走了一步时,却发现无人问津,空荡荡地找不到人。

而倘若山区龟缩不前,往后退的话,只会掉入一潭死水里,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

山区支教,正是处在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而事实上,有心支教的人都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他们对于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低——大致是只求能解决温饱,上养老中养妻下养小就可以了。

可惜,目前的大多数山区,连代课老师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僵化的教师制度和拮据的教育经费是压在山区教育上的两座大山,什么时候愚公重生移除大山了,什么山区就能春暖花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