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小丑
(2009-08-03 17:35:06)
标签:
生活杂感小丑杂谈 |
分类: 文艺青年 |
所谓小丑,就是古怪的服饰,搞笑夸张的妆容,带点神经质的表情,以及极其不正常的动作。
小丑在舞台上,就是愉悦或者污染惹怒人们眼睛的道具。
小丑,并非可有可无的角色。少了小丑,一台好戏就少了许多味道,变成鸡肋了。
小丑越是多才多艺,好戏“笑”果越大。因为小丑用恶搞才艺的方式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当然,小丑甚至连自己的外貌都恶搞了。
有本事恶搞自己也是一种才艺,一种可以无师自通的才艺。某些网络红人就是这样的小丑。
才艺中肯定是包涵有舞蹈的。如果某个小丑精通舞蹈的话,那么会怎么样?他或者她,会在献舞的过程中刻意扭曲舞步,或者用夸张的舞姿来扭曲舞蹈本身,把好好的一曲舞变成生硬的搞笑剧,或者说是闹剧。
跳舞的小丑,很有意思的搞笑搭配。观赏的时候,感觉很生硬,很不合常理,于是乎很可笑,很值得嘲笑。“笑果”就这么出来了。
小丑就是这一点很厉害,不管台下再怎么嘲笑,他依然故我,大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味道。
小丑可以在台下笑到一塌糊涂的时候,他仍旧镇静地继续着他的恶搞艺术。这一点,鲜少有人能跟小丑媲美。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知道是观众嘲笑小丑呢,还是小丑在嘲笑观众了。
尤其是跳舞的小丑,他可以在台下起哄的时候有条不紊、毫无羞耻感地继续扭动着他的肢体,嚣张地挑衅着台下的观众,完全就不在乎更大更猛烈的嘲笑。
究竟,这小丑是在不知廉耻地乞讨台下的嘲笑声呢,还是我行我素地嘲笑台下观众的胆小如鼠,迂腐成章呢?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的新闻人物是否就是这样的小丑呢——原谅我用这一个贬义词性的小丑形容这些媒体红人——他们在风尖浪口肆无忌惮地继续掀起话题,不用指名道姓,这种小丑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都一直存在着,舆论压力对于小丑,也许就是虚无。
忽然又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假若角色对换的话,小丑变成唯一的观众,而观众变成无数个的小丑,那么是否就变成了小丑在嘲笑着观众这样的命题呢?
简而言之,这个变换就是多数与少数的易位——人们潜意识里,不管什么情况下,少数的就是小丑,而多数的就是观众——这个易位刚好把这种关系对换,显然,命题依然成立。
媒体红人也是这样的小丑,他们不屑地看着舆论越来越猛烈,依然故我。
推而广之,每一位曾经掀起舆论风潮的媒体红人们,是否就是这些跳舞小丑当中的一员呢?
台下,嘲笑声此起彼伏。台上,跳舞的小丑忘情地扭曲着面容、扭摆着肢体。
风尖上,红人们默默无言,坚持着沉默是金的箴言。浪口下,言论已经炸开了锅,茶余饭后,街头小巷,到处都是议论的声音。
究竟,谁是小丑?谁是观众?
紊乱得让人分不清头绪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