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听着就感觉很可笑.80后的超高温还没降下去,又冒出了个90后?这“X后”的商业价值很高啊,炒热了80后,又想趁热打铁地去炒90后?
我,1990年生。但是,我不承认自己是90后——我厌恶这种无聊并且带着商业气息的称谓。写这篇文,只是想说点事,发表点杂论而已。没有所谓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没有什么前后照应,没有什么名人事迹,也没有名言警句,所以手痒痒想拿“文学”说事的人,读到这里就可以请回了。
小学时的同学,很多都外出打工了,还留在学校读书的人屈指可数。村里人都说,我们这一代人脑子发热了。老一辈的人要读书都读不起,现在有书等着我们读,有漂亮的书包笔记本等着我们挑,我们反倒一个个都不读书了。不是我们不读书,而是我们不喜欢在学校读书。很多人总有一种观念:要到学校才叫读书,要学校“读书”才能有出息。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些人眼中是叛逆、狂妄、自大。他们总是一本正经地说:90后的那些人离经叛道。90后?有叫这名字的人吗?离经叛道?离的什么经?四书五经吗?叛的又是什么道?无间道吗?这“经”啊“道”的,是会变的,不要拿那种N年前的东西来约束人。
儿时,喜欢看《哆啦A梦》、《宠物小精灵》、《数码宝贝》、《葫芦娃》等动画片。沉浸在那动画的世界里,也就喜欢上了幻想。经常想着自己有什么超能力,有着什么宠物小精灵,有着一只机器猫,在幻想中懵懵懂懂地长大。
稍大了,上小学了,五年制的。在快要毕业的时候突然来了课改,变成了六年制的,浪费了一年光阴。上初中了,课改又来了。老师在那里说着是为了减负,为了让我们轻松的谎言。快上初三的时候,又课改了,老师变了话儿说是因为我们的教材是历来最难的,所以又要课改。上高中了,该死的课改又来了。老师在那里把课改的N个好处说得天花乱坠,好象课改就是为了我们似的。结果呢,研究性学习来了,社会实践来了,选修和必修来了,模块补考来了。一点都不轻松。有时候觉得,我是不是不用上大学了?
在循环的谎言里受教育,越读越辛苦,越读越失望,也难怪会有人厌学、辍学,年纪小小就外出打工了。
再然后,80后的潮水翻天覆地地淹没了我们。他们颓废,他们小资,他们没事耍忧郁,他们上报,他们成了明星,他们写书,他们挣了大把大把的MONEY,染红了在学校读书的我们的眼。于是,新概念火了,网络文学火了,红的人却少了。看看,新概念里后面几届出过几个像韩寒、郭敬明一样火的人了?半个都没有。
想着挣好多好多MONEY,然后辍学读自己的书,享受生活。有人小小年纪去炒股;有人去开发设计软件,想着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有人打工,想着挣了钱,自己开公司,公司越办越大,自己腰包越来越鼓;有人,死心塌地地认命读书,想着上清华北大,留学海外,比如我;还有人,想着参加“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加油,好男儿”等选秀节目当大明星……
同龄人们用尽了各种方式实现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未来。却,走得很辛苦。不论幻想如何美好,现实终究不是幻想。目前的世界,还不是我们的世界,所以,幻想的实现困难至极。所谓的70后、80后的阻挠让幻想永远只能成为幻想。70后80后那群人媒体上炮轰,他们利用舆论制造压力……
当我们发现自己设想的未来难以实现的时候,我们几近崩溃。
吸毒,流氓,堕落了。又是密集的炮轰,又是浪高的舆论。
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幻想,所以在现实中挣扎,在幻想中沉沦。
幻想界里,沉沦的人越来越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