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谈天说地感悟随笔生活 |
“每位受助学生,必须定期与资助单位或个人联系、交流思想、汇报学习情况……违者,将取消其受助资格———28日,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向辖区内接受捐助的贫困学子下达此项硬性规定,以保证受助者学会感恩。”
需要资助的人要得到资助还要遵守条件,否则就得不到资助。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如此地强制感恩,实在是让人汗颜。这只能说捐赠者捐赠的本意不纯了。慈善本身的不求回报精神照这样看来已经扭曲了。这些个条件,不是要受赠者时刻记得:捐助你的人人家跟你非亲非故,还烧钱给你读书,对你有大恩大德,有出息了要报答人家。这与其说是慈善,倒不如说是投资。感恩的心人们不是没有,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才没有。没必要出这种无聊的规定,凭这种规定就能唤起人们感恩的心吗?就算能好了,那也不过是变性的感恩的心。真正的感恩的心,不是规定出来的,况且还和切身利益捆绑在一起,这种情况下的感恩又算什么?无法回收的垃圾罢了。简而言之,这种慈善不过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伤害。
另一则,是几日前的新闻了。王老汉热心慈善事业,出名了,上报了。谁想,麻烦也跟着来了。好些贫困人家居然上门索捐来了!这不摆明了敲诈勒索吗?不过披了件慈善的外衣罢了。据说,还有好些被媒体公开身份的慈善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难怪会有“做好事不留名”的说法了。留名就等于留“命”了啊!唉,这些索捐的人,家里是困难,但人再穷也不能穷志气。这等行为和乞讨有什么两样?再说,那些慈善家也并非都是富得流油的视金钱如粪土之人,上门索捐可能分文未得,还丢了名声。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唉,这慈善确实不好做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