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感悟随笔 |
闲时喜欢逛书店。
近来猛然发现韩国青春读物泛滥。翻开扉页看看了作者简介,作者居然是中国人。但是我的惊讶程度决不亚于得知自称维护人权的美国人虐待伊拉克战俘时的惊讶。
再翻了翻新近的杂志,栏目中多有哈韩风味的小说栏目,征稿启事上更是明目张胆地打上了“韩国小说中国人也能写”的标语。
细细翻阅了一篇古典小说,主人公的姓居然又是“金”“车”“朴”之类的韩国姓。莫名其妙!中国那么多姓,就比不上韩国姓,就没味道,没感觉吗?
话说回来,中国有中国的生活,中国有中国的文学。中国的东西绝不比韩国差。凭什么就要用中国文学去写韩国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下贱地自贬身价?
原因简单得很:韩国小说涌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读者觉得新奇,觉得温暖,市场巨大,韩国作者狠狠赚了一把。某些名气全无,赚钱无望的所谓写手看得眼红。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这些国人写手大量出产韩式小说,一年十本二十本地出,名气有了,钱包也鼓了。所谓的哈韩也就风靡全国了。
这些个自以为名气巨响,腰包巨鼓而洋洋得意的写手根本就是文学上的汉奸,惟利是图,为了利益不惜糟蹋汉字的败类。
坚决抵制这些伪洋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