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食襄阳丨老家族,新精英,襄阳山药给你一个好吃好看好玩的好去处!

标签:
襄阳山药小镇养生 |
图丨 简白
文 丨江南久久
《 山 药 》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
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
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
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
手绘丨简白
我叫襄阳山药,经过多年打拼,凭借优渥实力,我已成功注册并成为古城襄阳第四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我扎根的家园,就在风景如画的隆中山下,紧靠汉江南岸的卧龙镇新建村。这里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属典型沙质土壤,非常适合山药种植。
历史上,我的这片家园就有种植山药的习俗。我们在山药家族中,独具汉江山药特色,皮薄肉白,脆嫩可口。依具这种特点,我们襄阳山药主要用作菜肴,兼顾进补药用价值。餐可当菜,补可强身,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因此被人们昵称为“大人参”。
如今的襄阳山药因为品质好,适合市场需求,早已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各种殊荣。
不过,远古时期,我的祖先薯蓣却是经历了种种遭遇与传奇。在唐代宗年间,因与皇帝李预之名谐音,改称薯药;到了北宋,又因避宋英宗赵曙之讳,更名山药。
如此反复,虽然貌似有些不尴不尬的,却也终究因祸得福,纵观蔬菜界因为同样原因被改两更名者,山药家族应该是唯一的一个。并且因为被迫改名两次之后,现在的"山药"之名反而更容易广而告之,广而记之了有木有!
这是我山药一族的历史正传,已经颇为传奇,更有坊间野史广为流传我名之来历,亦是津津乐道。
《 山 药 》
传说古时,有两军交战。强者打败弱者后,企图将弱军悉数困死山中。不想弱军在山上发现一种开乳白色小花的草藤,其根茎粗壮肥厚,味甜有粉,完全可以替换军中草粮。
弱军人马因此不仅没有饿死,反而比以前更加兵强马壮了。待到养精蓄锐之后,昔日弱军冲出山林,夺回失地,保住了国家。将士们为纪念绝望时在山中遇到的这种植物,便取名“山遇”。后来,人们发现山遇还具有治病健身的效果,便将“山遇”改名为“山药”。
那么,说到我山药治病健身之药性,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在无数名篇巨著,包括古诗词中,亦都是有诸多踪迹可寻的。
《神农本草经》:谓之“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日华子本草》:说其“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
《本草纲目》:认为"薯蓣者,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实录“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唐·张
藉 :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唐·韩
愈 :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唐·马
戴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
唐·韦应物: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宋·黄庭坚:山药倒藤架,红梨带寒曦。
宋·王安石: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宋·苏东坡: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宋·梅尧臣:山药植琐细,野性仍所便。
这些不胜枚举的故事与传说,这些流芳百世的药理与诗句,是我祖先的传奇与浪漫,也是我家族的骄傲与荣光。这些,是历史,更是过去。营养丰富,浑身是宝,传承千古的山药一脉,当属中华植物界的老家族!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襄阳山药,正在成长为山药家族中的新精英!
时至今日,因我襄阳山药秉性温和滋补,不仅可以健脾补肺、益肾固精,经过科学研发,精心调制,还可以为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的食客们,提供各种款式、令人难忘的养胃餐,并围绕"襄阳山药"的核心,打造出一如山药特性的养生大环境!
距离古城襄阳三十余里,距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隆中两三公里,紧依S303省道,有一座正在兴建、其中部分项目完工的山药小镇。这里有中国山药文化馆、山药宴农家私厨酒店、大型音乐喷泉、户外游乐场、山药深加工观光生产车间等等众多"山药与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项目。山药小镇就是要做足"襄阳山药"的功课,给你提供一个好吃好看好玩的好去处!
幽雅的就餐环境,养生的特色菜品,具备这两点,应该就是一个顶好的就餐去处吧。"山药宴农家私厨"就是这样的地方。
传统的徽派元素,动听的老歌旋律,一走进山药宴农家私厨,就会让人沉浸在一种怀旧的氛围中,直觉感官上格外享受。
接下来,依托于正宗的"襄阳山药"产品,研发出品类丰富的山药宴,令人目不暇接。襄阳山药各式点心、菜品、酒水,养生而美味,大开了眼界。
精致而清香,爽口耐回味!
山药薄片、山药面条、
山药曲奇、山药果仁酥、山药麻花等。
一如夫妻肺片不见夫妻,一如蚂蚁上村不见蚂蚁,这道私房山药老公鸡菜也是只见公鸡,不见山药。
原来,这道每桌客人必点的硬菜背后,还有一个"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的说道。
因为襄阳山药的生长过程,是一个极尽吞嗜肥料的过程。每块庄稼地,但凡种植了山药,那么这地至少三年是极贫的,几乎不可再种植其他作物。那么,山药小镇的种植户们依据这一特点,在山药地里又开发了养殖项目,散养土鸡,这样一来,鸡吃着地里散落的山药藤蔓、根系的边角料生长,鸡粪又可加速山药地的快速改良,三年后,鸡肥壮了,地也肥美了。
吃着山药长大的三年老土鸡上了餐桌,肥了三年的山药地又迎来了新一轮山药藤蔓爬满地。如此循环往复,如此生态种养,绿色环保,养生增效,环环相扣,不闲置不减收,请为我“襄阳山药”点赞吧!
游山药小镇,
品山药美食,
寻山药文化,
享健康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