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2015-06-03 20:19:14)
标签:

旅游

湖北谷城

茶香

采茶

简白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 简白/江南久久

        上班累了吗?学习倦了吧?找个周末,去谷城,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那是专属自己的沁人心脾,那是一种实在的安逸!

        周六一大早,@江南久久与两位旅游摄影达人 @简白、@鲍勃先生,结伴 @襄阳旅游百事通公司的两位资深探路者@安东-醉襄阳、@哈瑞hary,从襄阳市区出发,一行五人驱车经由襄阳西上高速,言语间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了谷城境内的五山山中。

        在距离与时间的感受里,果然是从家中出门,转身间,就到了自家的后花园。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一路上,高速有高速的激情。通过车窗,可见大片的绿色,那是茂密的树林灌木,也可见大片的谷黄色,那是正在收割中的麦田,还可见蓝绿清幽的湖水波澜不惊,那是今年以来,完全杜绝了焚烧麦草秸秆现象的乡村蓝天,倒映在纯净的湖面。这些多彩的颜色交替变化,间或还有或黄或红色的巨型收割机点缀其间,满目盎然生机,活跃了眼神,也丰富了旅行的诸多话题。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乡村公路上行驶的趣味,更加多变而不可预知。且不说沿途可见农民因地取材,编扎的各种篱笆让人想起《篱笆墙的影子》里的乡村生活,不说连绵数公里,茂盛繁华的五月菊带给人的热烈奔放,也不说敞开车窗,让风吹麦浪让绿茶清香与各种鸟鸣灌进车内,嚣张地翻飞着衣裳与愉悦的心情一起鼓荡。其时,最津津乐道,不时发出各种感慨的,是美女司机@哈瑞hary驱驶着越野车,给我们旅途带来的N多邂逅 ——汇车奇遇。真是琳琅满目,有目中无人呼啸而过的农用三轮车,突突突的手扶拖拉机,张牙舞爪的收割机,有小轿车,比赛用的越野车,还有大货车,旅游大巴车等等不一而足,汇车时,美女司机要么乖乖地停在路边边上,等师傅先过,要么紧张地后退到一个小三叉路口,怏怏地等对方霸道地直驰过来,扬长而去,要么满怀感恩地摁响喇叭,鸣谢对面绅士司机退出的大片完全路面,轻快地继续前行。我们这些乘客们很不厚道地戏说着女司机的各种桥段,却也落得一路欢笑、有惊无险地向山中进发的愉悦感!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我们早已知晓,谷城的五山、堰河是以茶叶而闻名。果然,当我们在绿色簇拥中,不知不觉进入群山腹地,眼前挺拔高耸的杉树和白杨,鳞次栉比,好似列队欢迎山外客人的到来,气场堪比城市公园里人为修建的香榭走廊,林荫大道,差点让人误以为进入了某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不过,比这高大洋气的迎客树更为吸引眼球的,是一块连一块,一垅接一垅的五山茶园,成片地占领了我们的视线。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雨后的山里,高远的蓝天,舒心的空气,极好的阳光,微微拂面的风,一切已经那么好,却又远远不止这些惬意,让人遇见和路过……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进到五山,沉浸于自然山水节奏中的旅程,会有一些绝对和谐却风格迥异的音符跳跃其间。比如,随意驾车而行的我们,第一站就被一处古色古香却不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群挽留了脚步。原来,这里是襄阳高香茶的引领者,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新建的养生山庄,停车驻行,我们自行参观了被连绵茶山环抱、正处在工程尾声中的山庄,这里已有茶室、酒店正在试营业中,特别令从事旅游业的@安东-醉襄阳与@哈瑞hary兴奋的是,在这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养生山庄里,新建了一条以透明玻璃为墙体的参观长廊,所到之人,可以透过玻璃,目睹制茶工是如何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变成家中精致包装里那些精品茶叶的全过程。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当我们离开下次再来时就该盛装迎客的养生山庄,继续山中之旅时,乡村公路一侧,已不知何时多了一条蜿蜒、清澈的溪流相伴而行,溪水时而清浅,芳草萋萋,绿洲葳蕤,时而静水深流,白鹭点点,高飞低斜。溪水两岸的绿树婆娑,灌木丛生,双眼浸润在清翠欲滴的视觉享受中,顿时,热夏变得清爽怡人,身心如临春境。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原来就在襄阳城不远的这片山中,藏着这么一处小家碧玉般的去处,真正原生态的景致与散漫,全无杂乱的商业气息困扰。人们可以随性而来,轻松游走,全然不负时间所累。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正感叹间,一块拙扑的,标识着"堰河"二字的黄色石块,昂首在路旁,原来前方就是谷城五山堰河村了。

        哦,堰河。

《堰河,一首动人的歌》

堰河香
在茗中
悠长,那道回甘
清新,那缕芳
呡在舌尖的神韵啊
捧在手心是上汤
淋漓尽致的
是酣畅

堰河秀
在绿底
90年的茶树,漫山层叠
93年的白杨,迎风道旁
超前的意识
现代的时尚
多少年的奇思
多少人的妙想
就是要把
农村建得更象农村
把梦想照进贫瘠的山岗

堰河美
带着极致的色彩
青青的河水绕过村庄旁
绿绿的植被铺满所有的目光
蓝蓝的天空下白云比白色还要白
那些银鹭啊
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加适宜的家乡
那份主人的神气
全部写在悠闲飞翔的翅膀上

堰河牛
堰河人的欲望
全在眼前的希望中满足
家家有项目
人人有事干
个个有钱赚
昨天总是被今天超越
今年比去年辉煌
物质的丰富
有文明与科学的引导做保障

不想做一个歌颂者
却忍不住
一首乡村小调的婉转
要纵情歌唱
站在美丽的堰河旁
唱山唱水唱小小的村庄
唱这里的常住民
还有那些慕名而来的目光

        这是我在两年前,随市作协组织的金秋采风团,在堰河边写下的诗句,当时更多的时间是留在室内,倾听和了解堰河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蓝图和成果。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今天,我们是一群更愿意寻幽访秘的好奇者。拿着相机,带着不着边际的心情,我们避开设施相对齐全的村中建筑与景观,去寻访散落在山腰、林间的村舍、乡民或者更远一些的茶场。果然,我们比亲临更亲近地接触了堰河的农家菜,房前屋后的小茶山,我们直接走进茶园中,与采茶人零距离学习采茶,亲手采摘那可以捻出一滴翠绿的嫩叶儿,让手指间,一直遗留着清新茶香,提神醒脑!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因为这是一次带着双眼,寻找山水情景的自由行,所以,我们一路听从内心,随意而安,且行且欣赏,憧憬着一切可能的不期而遇。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结果,我们真的在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去年刚刚学会微信上网,网名@绿茶妹的百日山茶场女主人。当她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立刻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的家中作客。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这一去,我们不仅见到了她的原始手工操作与现代化机械操作相结合的制茶小作坊,更让我们见识了这个乡村采茶女,用一颗纯朴善良的初心,热情精明的意识,通过网络打开了新的视窗,从而,让我们的相识过程,惊喜连连。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首先打开我们之间话匣子的一句话,就是她指着她家门前檐下与客厅墙上的两个燕子窝,告诉我们,她与她丈夫从98年开始承包茶场,经营茶生意以来,他们家的代理商,就象这些燕子一样,每年会按季节去了又回,从未断过这份依赖与信任的交情……之后,她在她为我们新沏的绿茶香气中,给我们讲述了一则采茶女的陈年往事。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她的母亲曾告诉她,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讲到这里,她吃吃地笑着说,其实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采茶女们的消瘦大都是劳累所致的。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这位七八岁就上山采茶的女子,大气,沉稳,好学,她丝毫没有纠结采茶的繁重与辛劳。她热爱她的茶场,专心她的工作。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好茶的文人雅士和识茶的老茶民。她清楚地记着通过网络,第一个网购她绿茶的,是一位名叫@人在江湖的网友,直到现在,还经常光顾她的网店。这一片境界的打开,让她更加满意她的乡村生活,茶园趣味。现在,除了继续经营原来的批发商代理业务,看得出,她更热衷和期待网络能带给她更多的惊喜与成就。她在微信中留言“我到这个岁数了,不可能有更多的发展,但我仍想着,在我的家乡在我的茶场,与茶共舞,做一生的茶女。”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看着这种既接地气,又不失时尚经营理念的堰河女子,@襄阳旅游百事通的@安东-醉襄阳、@哈瑞har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意外收获,当即与@绿茶妹详细商定了一项新的堰河之行的旅游项目,即组团来她的百日山茶场参观并体验亲手采茶的田园乐趣。那些项目的具体内容让人振奋,跃跃欲试的心情真的按耐不住呢。"玉腕薰炉香茗洌,可怜不是采茶娘。"下次一定要随团再来,幻身成为五山之中,堰河之畔的采茶娘!

        天色渐向晚,到了告别五山堰河的时间。回来的路上,又发现几处小景,这些景致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树立"堰河"石碑的马路对面,一处低平的小广场上,那块巨大的棋盘,是否正在静待着对弈者到来;村口那道树木掩映,青苔缄默的真武岭老牌坊,还有牌坊之下,堰河之上,隔河拉起的吊桥,让人不由得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画面,乡村,茶园,文化,正在悄然更新着偏僻与闭塞的陈旧;而吊桥这头与真武岭牌坊相连的茶圣亭,静静地伫立在百日山余脉、真武岭之上,亭内供奉的,正是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并以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的茶圣陆羽,这是五山茶人祈求茶圣庇护的一种崇拜,更应该是五山茶人对茶文化传承的一种信念。

        轻松一日游,收获的是五山的满目苍翠,堰河的溪水常流,留下的是什么呢?静等你的亲身体会!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图/文【去五山,去堰河,亲手捻出一滴翠】

心情·【新年新礼物】

 
感谢您与我一同分享,更多更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简白给我私信回复“DY”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