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2014-12-31 15:28:22)
标签:

襄阳民间艺术

坠子

襄阳

微电影

简白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

   ——观【襄河·坠子】

 

        关于襄河•坠子,无论懂不懂此种民间曲艺,你看见时,这个名字会挽留你的眼晴不离,你听见时,这个唱腔会萦绕你的耳朵不弃。

        作为一个地道的外乡人,真的不了解什么是襄河坠子,更不知道这种民间曲艺背后的各种酸甜苦辣,各种曲折悲欢。

       《襄河•坠子》是由襄阳网络达人陈三笑、康源与襄阳本土众多关注古城民间文化的企业、个人一起,倾力创作完成、刚刚全国上映的一部微电影。围绕着“襄阳文化”,“父子亲情”等情节展开,最终归结到创作者的灵魂高度“关于传统文化的流逝与保护”“现代人的记录与传播的责任”!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缘于这部短短不过二十五分钟的微电影,不仅让我从中初步领略了襄河坠子的风采,韵味,更让我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情节,回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那些镜头里一闪而过的襄阳古街、茶楼、自行车、教学楼,还有那列穿越世纪的绿皮火车,那间沧桑的老理发店,那位白发苍苍的理发师,那些如痴如醉的听书人,当然,还有那拨人心弦的音乐以及午后的阳光飘忽在斑驳的老墙壁上……无不彰显着制作人员细致入微地精心打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观众的情绪引领着,随着剧情的发展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古城襄阳,回到那时的襄河边上,回到老樊城的四官殿里,“一把坠胡、一付板子、一方桌子,三个人”,惊堂木一响,襄河道坠子开唱了……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当然,从我多年拍摄襄阳古城老巷,走访民间各类人群的角度来看,如果将八十年代的怀旧感与现在的潮流感在画面中用色彩区分开来,或许会让观众更深地沉醉于剧情之中,还有,如果那些背景音乐能更多地直接引用坠子胡的音乐呢?
 
       12月29日,《襄河•坠子》全国放映了。朋友们印象里的时尚达人陈三笑就这样惊喜地带着观众,从一个襄河坠子艺人家庭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着痕迹地展望了民间艺术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弘扬。特别是影片的最后,襄阳市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郝桂萍老师,以七十二岁高龄,亲自演唱的经典曲目《李逵夺鱼》,让观众充分感受了襄河坠子与本地方言、音调结合而来的极具襄河流域民间文化特色的襄河道坠子的艺术魅力。那身段,那腔调,那风范,犹如"奔放黄河水,入谷婉溪流",让人为之动容,为襄河道坠子击掌,为坚持民间艺术的传承者铭记,这也是这部微电影之画龙点睛之笔,甚妙!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资料照片

        这样的主题是一种安慰,更是一种潮流。是的,《襄河•坠子》几乎完满演绎了创作者那份弘扬民间文化的初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发展,有了这样的有心人来耕耘与呼吁,民间艺术的“星星之火”将会燎原于未来的时代!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陈三笑说“我想了,而且我去做了,为了我们襄阳的民间文化”。如此,除了鲜花和掌声,我们还能给予些什么呢?最好不过的应该是长久地关注与支持!那么,以此刻为起点:一起行动,为了我们的民间文化!


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观【襄河•坠子】

关于这部微电影,有兴趣的可以在“优酷”搜索【襄河·坠子】进行欣赏。


 

               感谢您与我一同分享,更多更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简白给我私信回复“DY”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