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2014-05-26 21:12:30)
标签:

最美春秋古山寨

南漳

高跷

民俗

摄影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南漳东巩高跷是湖北南漳县西南重镇东巩当地的传统表演形式。

    2006年,“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10月,东巩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高跷之乡”。

    南漳东巩镇有3万多人口,22个村,高跷队就有34支,会高跷的人员近80%,能参加表演的“演员”超过3000人。东巩高跷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注重扭、摆、说唱;武跷侧重特技造型表演。仙人过门、五子登科、二龙戏珠、黄龙盘柱、五龙捧圣、单兵救主、懒汉推车、仙人标叉、凤凰展翅、凤凰吸水、张果老骑驴、观音倒坐莲、两朵金花、倒挂金钩等。此外,还可以表演一些绝活,如大劈叉、后滚翻、单腿跳、用嘴叼起一桶水等等。

    东巩高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宋朝时代群众基础较好,清朝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最盛。2006年,东巩镇“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东巩镇被省政府确认为“高跷之乡”。2008年10月,东巩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高跷之乡”。(相关数据和资料来源于网络)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二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三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四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五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六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七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八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九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一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二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三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四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五 ▲】

    春秋寨是湖北襄阳南漳县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山寨。位于东巩镇陆坪村。远远望去,山寨建在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脊上,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山顶。一条河绕山而流,使这座山东、西、北三面环水,犹如一个半岛,只留下南面与陆地接壤。山的西面是斧削一般的悬崖绝壁,直入河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春秋寨依山就势,建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山脊上。由于人迹罕至,以前通往山寨的羊肠小路已被丛生的灌木湮没,我们踩着当地向导的脚印前进。上到山顶,只见这座南北纵向而卧的山脉,顶部东西宽度最宽处仅50米左右,山寨沿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山脊呈“一字形”布局。山寨只有南门和北门两个门,西面寨墙直接依绝壁而建,东、北面在寨外垒起了高高的石墙。有敌来犯时,只要派人扼守住南门和北门两个进口,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山寨,穿行于山脊上南北两排石屋中间的街巷式通道,大大小小150多间石屋赫然矗立,高高的炮台、瞭望台煞是森严。石屋没有屋顶,地上到处是破碎的石块,石缝里荒草丛生,很多石屋四壁已残缺不全。站在西面寨墙上往下看,六七十米高的石崖犹如刀削斧劈,令人不寒而栗。整个山寨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20米至40米不等,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山寨的寨墙全部由当地特有的片石砌成,厚度40到60公分。春秋寨又称“邓家寨”,是邓家一个名叫邓九公的祖先为防匪患带人修建的。因传说三国时关羽曾在此夜读《春秋》,该寨又名春秋寨。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六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七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八 ▲】


【南漳古山寨·赏独特民俗风情】

【图十九 ▲】

 

 

 


感谢您与我一同分享,更多更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简白给我私信回复“DY”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