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中国南派木版年画至今健在的78岁高龄惟一传人——陈义文老先生

陈义文老先生祖籍河南社旗。他们陈家祖祖辈辈都是木版年画艺人,从他祖父那一代移居老河口。陈义文从幼年起,即随父漂泊于襄樊、南阳各县,练就一身过硬的木刻本领。
他刻的木版年画,继承了“南派”艺术真传,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题材多来自于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民俗故事,如灶王爷、麒鳞送子、赵公元帅、燃灯道人、和合二仙等;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如钟馗、秦叔宝、关公、比干、尉迟敬德、群雄竞争;还有反映老百姓吉祥如意愿望的观音送子、和气娃娃、五子登科等。其造型千姿百态、风格朴实隽永,反映出民间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豪迈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执著追求。

与杨柳青年画相比较,在题材上,杨柳青多取材于旧戏曲、美女、胖娃娃等,寓喜庆、吉祥之意,陈义文的年画则是植根于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陈义文年画除色彩亦浓艳丰富之外,还有线条致密繁重,画风纯朴,表现细致的特征,如胡须等细部密如丝缕,纹丝不乱;杨柳青年画印完后有染色工序,陈义文年画则采用套色彩印,不再添染;

杨柳青年画后来吸收了传统绘画和清代院画的艺术成分,尤其是建国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革新和发展,而陈义文年画基本上没有创新,而是固守了传统,也许这正是它被时代所淘汰的原因所在,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因为此,陈义文的年画才蕴含了更为深厚的原始民俗意味,它所体现的本原意义上的历史价值,是杨柳青和其它任何一个门派的年画艺术所不具备的,也是无法取代的。
陈义文老先生兴致勃勃的拿出自己得意的作品

2007年8月4日,襄樊市“楚林”论坛网站的民俗爱好者一行12人来到老河口市,采访了民间老艺人陈义文老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