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儿经常仰着头问我:“妈妈,你爱不爱我?疼不疼我?”她明知道会从我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却还是喜欢听我亲口说出来,我也总会毫不吝啬的告诉她:“当然爱啦!妈妈最爱曦儿,也最疼曦儿了!”听到我这么说,曦儿就会哈哈哈的笑着说:“啊,我好高兴啊!”然后也会跟我说:“妈妈,我也最爱你了!也最爱爸爸!”
爱是需要表达的,爱是需要互动的。
我一直想让曦儿成为一个懂爱的孩子,懂得如何去关爱别人。爱心不等于同情心。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有点抵触同情心这个词,总觉得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同情别人,其实就已经把自己处在一个优势的地位。我希望曦儿能在同等的位置上去关爱别人,而不是同情别人。
上幼儿园之前,曦儿就已经跟我说过了,到幼儿园之后要和小朋友相亲相爱,不能吵架,这样才有素质。她知道要爱小朋友,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我想,这需要一个过程。那天曦儿从幼儿回来,跟我说:“妈妈,今天XXX不喜欢我,我很伤心。”XXX是曦儿的同班小朋友,曦儿很喜欢她。我说:“你骗人,早上在操场上,我明明看到她有牵你的手啊,怎么样说她不喜欢你呢?”曦儿说:“可是去上厕所的时候,她没有拉我的手。”我问曦儿:“那你有没有主动去拉她的手啊?”曦儿摇摇头。我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要主动一点,主动跟小朋友玩,主动拉小朋友的手,主动帮助小朋友,知道吗?”曦儿点点头,说:“知道了,要跟布奇一样,跟小伙伴们相亲相爱。”我使劲的亲了曦儿一下做为奖赏。很庆幸,这本最近对曦儿影响颇大的书,曦儿能从中读到互爱的信息。
给曦儿读《布奇乐乐园》的时候,也喜欢来个角色转换,把布奇跟小伙伴们讲成曦儿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让她更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曦儿也喜欢这种方式,读《故事里来的小木偶》一书的时候,就直接把自己也编在里面了,帮着小木偶找回摔丢了的脚。我也欣喜的看到了曦儿的进步,记住班里更多小朋友的名字了,更加主动的跟小朋友玩了。
俗话说三岁定终生,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当然也是爱心培养的关键期。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理所当然,而当别人需要他们关爱的时候却显得很自私。我想,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关爱别人,懂得与别人分享,这将会使他们将来的人生获益良多。
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曦儿的世界充满爱,不仅要爱别人,也要爱自己!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祝我的宝贝节日快乐!也祝所有的小朋友儿童节快乐,在爱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