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于春节,我有着热切的盼望。因为过年了,就有新衣服穿,就有平时不怎么能吃得到的各式各样的糖果,还能见到好多平时比较少见的亲戚朋友家的小伙伴。总之过年是热闹的,是喜庆的,是欢乐的,所以,我最喜欢春节了,相信那个时期的很多小朋友都跟我一样,觉得一年很漫长,因为盼春节,盼到脖子都长了。
时光荏苒,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常常在不经意间惊觉,一年又要过去了。而春节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淡了。儿时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只有在偶尔的回忆中拾缀起这一个个的片段。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春节祥和温馨。
小时候,早在过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开了。打扫屋子,备年货,忙得不亦乐乎。爸爸妈妈把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而我和妹妹也不会闲着,屁颠颠跟着帮忙擦桌子,窗户,过年的气息随着亮堂了起来。
除夕这一天,爸爸把买好的春联贴上了,而妈妈,正精心的准备着祭祀祖宗用的各式糕点菜肴。我和妹妹就围着桌子直咽口水。等到晚上祭祀完毕,我们一家四口就开始吃团年饭,面对着丰富的菜肴,我和妹妹都异常兴奋,已经在桌子旁等了大半天了,口水都不知道咽下去了多少。一吃完饭,我和妹妹争着去洗澡,因为可以穿上我们盼望已久的新衣服了,而这套妈妈早就帮我们准备好的新衣服,不知道背地里被我们偷偷的拿出来,美滋滋的在镜子面前比划多少次了呢。穿好新衣服,我们就兴高采烈的出了门,去给长辈们拜年了,遇到相熟的人,就大声的说:“新年好!”当然,拜年最开心的事,就是能收到压岁钱。
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每年必看的一道歌舞盛宴。小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我家算是挺早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晚会还没开始呢,家里的客厅里都挤满了人。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歌舞节目比较少吧,总觉得春节联欢晚会好看极了,不像现在的春晚,味同嚼蜡。春节联欢晚会的零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每家每户都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点燃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祈求新的一年生活都能过得更加的红红火火。
大年初一,我们就跟随着父母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也有人来我家拜年。无论是谁的家里,都会摆着一大盘的糖果,招呼大家。而来拜年的人,带着两个桔子,还有几包糖果,然后互相交换,把相互的祝福送给对方。新年过去,家里的糖果都变样了,而原来买的那些,不知道传递到哪去了。糖果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春节里,我们尽可以放开胆子,多吃几颗也无妨,因为大人很少会在过年的时候打骂孩子。记得有一次,去一个亲戚家,我偷偷的装了一口袋的糖回来。懂事以后,我一直以这件事为耻,搞不明白,那时候的我,怎么就这么贪吃呢。
开开心心的过完春节,一到初七,我的心里总会有些失落的感觉,唉,明年的春节,还要盼多久呀?还好有一个元宵节,可以缓冲这种失落感。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会不会跟我们儿时一样热切的盼望春节的到来,我想,大概已经不会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天天都有吃不完的各式各样的零食,天天都有新衣服穿,天天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春节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节日的风行,更加冲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气氛。但是,我还是特别怀念儿时的春节,那种期盼已久的喜庆与欢乐,真的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感受得到,毕竟,这是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