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之行

标签:
汉堡旅游 |
分类: 人在异乡 |
周末去趟了汉堡,回来后隔壁的小姑娘问我汉堡怎么样?我说很不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小姑娘继续问有什么好玩的?我回说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小姑娘打断我说:我是问你有什么好玩的?我愣了一下,突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她,在此之前我从没有仔细琢磨过我们一门心思跋山涉水想要去看,去寻找,去体会的这些城市和建筑是否真的好玩?在普通的游者眼里他们只是城市若干背景里的一个或多个再普通不过的背景而已。我支吾了半天,跟她说:汉堡的红灯区很有名很热闹,夜生活也是相当的热辣丰富。哦!小姑娘终于带着还算满意的答复回屋了。
下午地铁上碰见TF,她说复活节打算去柏林,问我柏林有什么好玩的?已经向无数人推荐过柏林的我突然有些莫名的紧张,我努力的在脑海里搜索着关于柏林的非建筑学记忆,期望能在那些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住宅、仓库、游泳馆甚至火葬场中挑拣出一些能够给普通正常人带来愉悦的好玩的地方,但是不久我就郁闷的发现自己很失败,只能很努力的控制住自己没有向她推荐在柏林的某某角落,有一个某某著名建筑师设计的某某火葬场,相当的不错,很值得一看!
自从学了建筑以后,旅游便不再是单纯的放松心情与身体,享受休闲和娱乐的美差了,很多时候却成了磨练身心与意志的苦行僧般外加自虐式的修行。
时常怀着一颗朝圣的心,筋疲力尽的翻山越岭跋涉数小时,只是为了一睹那些印刷在教科书和建筑杂志上,某位大师藏在深山老林几角旮旯里的某个经典之作的真实风采。又或是在某座城市暴走两三天,用两只穿着高跟鞋的脚丈量着城市的部分土地,审视着城市的虚实空间,然后再心碎般的揉搓着自己磨泡出血的双脚的同时对这些城市和建筑故作专业的评头论足一翻。数以百计千计的照片里的主角永远都是那些在我们看来有骨有肉,会哭会笑的石头和砖瓦,而端相机的人脸和身影却少之又少。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旅游,但其实旅游早就默默的变成了我们的一门没有成绩的必修课,只不过这门无法结业的功课没有考试,而每次上课的代价又都很高。
汉堡火车站
半夜23点,坐在汉堡火车站的站台上等车,L师弟对欧洲的火车站发了一通诸如归家感...看世界的窗......等等酸不啦唧的感慨,我穿着高跟鞋暴走了两天,腰腿都几乎断掉,当下满心想的就是赶快爬上车,找个软和的座位把自己摊好,哪里还有心情在这附和他的矫情啊,于是只有装作发呆出神不出声,由他在那自己跟自己慢慢抒情感动自己好了。
其实早就已经习惯了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给这座城市的门户留下个可供念想的标准照,虽然没有高高在上金光闪闪的HAMBURG、LÜBECK字样,可是你一眼就能够从这些形态各异的钟塔,体量不大的砖石建筑中分辨出这究竟是哪一座城市的车站。相比较国内各大中小城市千篇一律大片点式玻璃幕墙,悬挑玻璃雨棚,恢弘气派的城市火车站,与前后大面积空白广场上面壮观的农民工候车人潮景观相对比,除了车站头顶赫然在立的诸如:上海、苏州、成都、安顺……等霓虹闪亮的大字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识别性可言了。其实又岂止仅是个车站如此呢?!整个这些城市本身的特征性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在慢慢消亡呢?若干年以后也许只有借助那些依然霓虹闪亮的文字标签我们才能够区别出我们生活、所在的确是此城而非彼城了。
匆匆。。。。。。
前面钢板上分明写着DFK——邓丰看!
HafenCity——对于建筑人士相当具有诱惑力的地方
已初具规模的SANDTORKAI板块
还未完工的联合利华总部——裸照也很美!
改建中的仓库城
夕
汉堡的Rathaus
前不久的某一天在朋友家小酌了几杯之后,突然间灵光一闪,将Rathaus中的小舌音发了出来,从此以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个单词,因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唯一能够发出清晰小舌音的一个单词,所以你们明白我为什么乐此不疲的一个劲想要多次提到Rathaus的原因了吧?!
Rathaus......Rathaus......Rath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