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威尼斯双年展杂谈 |
分类: 人在异乡 |
ARSENALE 区大部分展厅是以建筑师或建筑组合参展的
因为之前参观的都是些散落在乡间的土鳖馆,所以刚一进1号大厅就把我们唬到了,到乐科幻之家勒
ROCKWELL GROUP WITH JONESKROLOFF
ASYMPTOTE ARCHITECTURE
FEED BACK SPACE
奥地利的Coop Himmelb(l)au,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天组
根据他们1971年做的 FEED VIBRATION CITY 所做的一个装置,表达很具参与性,所以虽然人很多,我们还是执着的排队想看看自己的脉搏、心跳、呼吸和血压究竟能和这样一个feed back空间产生怎样的互动?
看见自己硕大的心脏在头顶上方跳动,血压呈红蓝色诡异状在另一侧上方幻灭,隐隐还能听到潮汐般的沙沙声,再配合我们弱智般的喊声:诶!我的心跳了,快看,我的心跳了,又跳了。。。。。。
心跳、呼吸、α波以及人口的流动不断修改着城市空间,这就是终极的沟通空间。
ZAHA HADID
不得不承认她是现代明星建筑师中最不容易被遗忘的一位,就好像好莱坞的红地毯上怎么可以少了身穿超常晚礼的一线女星一样,大大小小的建筑展都无法忽略ZAHA的存在,而她也确实能为这些展览留下不俗的身影。
GEHRY
看似毫无规律的一推杂乱和无序,其实背后却是大大小小的规律和有序
后面的都记不住具体的建筑师是谁了,大家看个热闹吧
为单身人士设计的身份、生活、家居和状态
可以随意拔插的钢筋丛林
上面埋头做思索状的就是万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