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父母到上海来也已经一月有余了,这一个月应该是至我17岁离开家这些年来过得最正常、最滋润的一个月了。
以前每天一到下班时间就发愁:今天吃什么?去哪里吃?附近的苍蝇饭馆早就已经吃得胃里都开始长茧子了。自己回家做,下班,买菜,做饭,吃饭,看会儿电视,洗完碗,差不多就到该睡觉的时间了,感觉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是在伺候这个肚子了。
现在,每天下班回家,刚拐到我家楼下,老远就能看见我妈趴在餐厅的落地窗前,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的向着我下班回家的路口张望,看见我骑车的影子就欢喜的冲我招招手,然后急急忙忙的奔进厨房把早已准备好的菜料下锅热炒。
我长这么大可没受过几天这种待遇,实在是有些幸福得找不到北了。
也只有我妈看见我天生一张胖乎乎的圆圆脸,还会满眼心疼地说:看你黄皮寡瘦的,下巴都尖成这样了……天啦,我可是圆脸阿!哪来的尖下巴阿?她要是范冰冰她妈,看见范冰冰的针尖脸还不定怎么心疼呢?!
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不图回报,只求无私奉献的爱的话,那也只会是母爱了,什么男欢女爱死去活来的情意绵绵都是相互的。你死心塌地的爱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得不到你期望的回报,你还会继续一如既往的爱她第四十年五十年吗?不,不会,你只会以一个受伤者的姿态来慰籍自己的辛苦付出却不曾换来半点回报,然后痛定思痛把这份感情抛到九霄云外,要不就是把它狠狠叠起再深深的埋入心底,然后擦干眼泪,去寻找下一段有所回报的感情。这世上的爱情都是自私的,你所有为爱所做出的付出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回报的,哪怕只是对方的一个微笑。象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一样的爱情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也许爱人们会争辩说我们才不会计较回报是否与付出等值呢,但是如果跷跷板的两端显失平衡,游戏还将如何继续呢?
前两天回家我妈跟我说她给我哥打电话,我哥电话的彩铃居然改成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而且,他居然还别有用心的不接电话,让铃声一直响了两遍才接听。我妈当时就不行了,听得那叫一个心酸阿,恨不得马上就回老家了。
我哥可真是够阴险啊!高!实在是高!
父母回程的日子已经可以用一个巴掌来倒数了,我饭来张口的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特别是这两天生病了,躲在妈妈的羽翼下面,我真的感觉自己象个宝了!
不做宝的时候还真没把自己当根草,
现在可好,妈妈要走了,我又要变成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