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论文引发的怀念 

今天网络上无意发现大学毕业时发表的两篇论文,引发了我许多怀念。
1983年大学毕业时,我的志向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体点是研究元明清文学,主攻古代小说。愿意来河南师范大学(当时叫新乡师范学院)工作,就是因为新乡师范学院正在筹备中文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年代本科生大二大三多数都有了根深蒂固的专业思想,不像现在,即使博士毕业,只要有工作,学化学的去搞物理都行。我的学兄毛德福喜欢现当代文学,毕业时安排他留校教古代文学的元明清,他像失恋一样痛苦了好长时间,听说他还哭了。毛兄后来弃文从政,成了省政协领导,说不定与此相关。其实,元明清文学也是我的后爱。走进大学校门以前我酷爱写作。1979年高考成绩孟州市文科第一名,我不报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只填了郑州大学,一是因为农村小孩和家长孤陋寡闻,二是想万无一失地上中文系,将来当作家。戴上大学校徽后一天一首诗一篇散文写了将近两年,才知道大学校园生活简单,不利于创作,应该先为写作奠定基础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古今中外没多久,我喜欢上了《红楼梦》。要弄清楚《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须放眼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鼎盛时期在明清,于是,我最终定格到了喜欢元明清文学。大学三年级,《歧路灯》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我是惟一带论文参会的大学生代表。郑州大学广播站把还它吆喝得使我成了校园名人。毕业论文写《三国演义》,指导老师是曾炽海。曾老师看过论文后找我谈话,希望我不要考研,也不要去中州古籍出版社或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这两个单位那时候已经向系领导打招呼,希望把我分配到他们哪儿工作,能够留在郑州大学中文系当老师,和早我一年留校的毛德福学兄搭班教元明清文学。当时中文系主任是全国著名的现代汉语专家张静,张老师另有重任,校领导决定让曾老师担任中文系主任,曾老师是在为中文系的未来操心,中文系教教元明清文学的尚达翔等老师到了退休年龄。我答应了曾老师。临近毕业分配,曾老师才知道省里下达的分配方案郑州大学留校的四个名额中,一个校办秘书,一个学生辅导员,两个附中老师。中文系和学校无力改变分配计划,那年教育部第一次搞高校教师岗位第定编,郑州大学中文系现有教师已经超编12个。曾老师劝我暂时留到附中,然后转到中文系。我担心那样做不可靠,就提出想到其他大学教元明清文学。那时候,我和曾老师还有他极有风度的爱人孔老师已经亲如一家,曾老师就没有勉强我,还把分配方案里最好的本科院校新乡师范学院教师的指标给了我。1985年新乡师范学院成立中文系,我终于成为元明清文学的老师。今天无意发现的两篇论文就是85年写的。1990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和图片摄影学习回来,我背叛了元明清,背叛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人和事也渐渐遗忘,过去发表的有关古代文学的论文我一篇都没有保存。今天无意发现的论文让我惊喜,勾起了我对许多人的怀念:我怀念教我魏晋文学的曾炽海和他的妻子孔老师,怀念教我现代汉语的我张静老师,怀念教我古代汉语的张桁老师和教我现代汉语的郑月容老师,怀念教我元明清文学的尚达翔老师,怀念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胡世厚老师,怀念原河南省图书馆研究员栾星老师,怀念原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张弦声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