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富裕,更要老百姓健康
(发表于2005年1月<河南日报农村版>第一版)
元旦那天,记者驱车颠簸近一个小时,在卫辉市西山脚下修路工地上找到63岁的吴金印时,他正站在刚垫好的路基上。
“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建设小康社会,是为了从根本上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咱唐庄的老百姓卖石头卖富了,但人都让石砟场的灰尘给弄有病了,钱再多有啥用?干这些事的好处,老百姓可以不理解,我们干部不能不理解。干这活是苦是累,但是对老百姓有利,咱不能不干。咱一定要在2005年里把石砟场全部搬进山……”吴金印的话是说给他身边的镇干部的,镇干部是在吴金印的带领下住在这儿修路的,修这条路是为了治理石砟场的污染。
“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是吴金印来卫辉市唐庄镇当书记不久就提出来的致富规划。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思路变成了老百姓口袋里实实在在的富裕:200多个石砟场一年的产值超过两个亿,围绕石砟场搞运输的汽车、拖拉机超过3000辆,每年的利润超过1200万元,因此而繁荣起来的饭店、浴池、汽车和拖拉机修理、加油站和百货商店等也使数千名富余劳力不出家门就能挣钱。
石砟场红火了,污染严重了。污染会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一心为了老百姓的吴金印当然不会不管。特别是当知道从这儿通过的南水北调工程马上就要开工时,吴金印把搬迁石砟场、治理石砟场的污染列入了2005年唐庄镇的大事。
他们要把107国道两侧、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人口稠密地区的100多家石砟场全部搬进深山;他们要自力更生,一层石头一层土,修两条路能跑载重100吨的汽车、拖拉机的路,把搬进深山的石砟场和107国道连通;他们要把小石砟场整合为大石砟场,把石砟场的所有普通粉碎机更新为有粉尘回收装置的环保型粉碎机;他们要让每辆运输车都不超载,都盖上帆布……
吴金印说,他还要到另外一个工地上,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他匆匆的背影告诉记者:2005年他将会很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