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做一笔业务,都可以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分析和运作,在操作的具体过程中,又要划分为几个重要的步骤,在不同的步骤当中又要涉及不同的工作对象,因而经常要出现与团队其他成员、其他部门或者其他单位系统处理具体问题的情况,如同下图,一名销售人员要牵掣十数个部门,仅凭一个人是根本无法推动事情的进展的,恰恰是在这些不同的步骤当中,因为业务的配合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

在工作上出现问题时,经常会有人牢骚,但是细想一定会觉得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种个人情绪的渲泻罢了,在越来越讲求团队协作的工作中,会经常因为周围的协同性不够而导致自己负担的加重和业务进度的缓慢,一时有情绪实属难免。可反过来想,过多的去抱怨又有什么意义,当别人说出“我不清楚”、“你去找×××协调吧”、“这事情不归我管”这类话的时候,只有一点,就是因为他们的个人职业化程度不够,把工作都当成了是别人的事情,在一个岗位上做事情,就有做好的责任和义务,自己的工作搞不清楚,只能跟着时间迁流,虽然每天都在上班,终究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
在对待他人的协同性问题上,要抛弃不重要的方面,紧紧抓住主要环节,比如对方是什么性格的人并不重要,只要把业务流程处理完善就是好同志,我们就应该尊重,有些需要自己另花时间费精力去协调的,也尽力去做,即便当时感觉很坏,也不要过于在意,重要的是把事情办好,过于挑剔,则会影响磨合。
在工作的配合当中,要始终抱着一种理解的态度,不能过分的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过度的强调个人感受,在局部和全局、个体和全体的问题上,如果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情况也就不同,过多的纠缠于口舌的纷争之中,结局是全盘皆输。
以上图中某公司的这位产品销售员为例,他在处理一笔具体业务的过程当中,要面对数个部门或单位的沟通与协调,而每个部门当中又会涉及到多个人员,要达到数十人,如果没有大家的协同,在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必然导致下一个环节无法推动,从而延误了后续的进度。
在这么一个庞大的项目干系人网中,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当时的情绪未必全是符合你的标准的,产生摩擦的几率就会很大,大家的协同性不是一个层面所能决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自己。
既要把业务做好,又要处理好繁杂的人际关系,没有一点内涵是不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