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说北京——老北京风情泥塑

标签:
文化历史泥塑大师吴德寅老北京风情泥塑休闲生活拍摄记录 |
分类: 参观 |








“瞪眼食"在旧京贫民中最为广盛,因为吃主都是拉洋车的、卖青菜的和收破烂儿,换取灯儿的穷人,所以也叫“穷人乐”。在穷苦的地界儿,门脸儿,四牌楼根底下、天桥都有卖"瞪眼食"的挑子。吃主用筷子一块块地从锅里夹,小贩紧盯吃主儿的筷子计数儿,所以叫“瞪眼食”。“瞪眼食”不是“折箩”,而是马肉。热锅里煮着切成小块的马肉,吃主儿用筷子夹肉,蘸酱油吃。至于为什么不盛到碗里,学问也就在这儿。您想啊,无论吃主儿和卖主儿都有占便宜的想法,吃主儿想,万一没瞅见就多吃一筷子,而卖主儿也琢磨,万一吃主儿自己没数就能多收一筷子的子儿,况且肉皮碎肉和装筷儿的肉同样算钱,您就能保证夹起来送嘴里的都是整块儿的肉吗。所以,这瞪眼食多少还有点赌博的路数。一边眼急手块,一面儿心明眼亮,用现在的话说“玩儿的就是心跳”。


焊洋铁壶~~
吴先生妙语连珠,不时惟妙惟肖地模仿市井生活中温暖熟悉的吆喝声,带领大家在一团玩转的泥巴中回味渐行渐远的“老北京”风情,更深入挖掘三百六十行“小人物”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诚实善良的优良品质,现场观众兴致盎然、聚精会神,掌声此起彼伏。

吴德寅简介:1962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玩具协会会员及理事、北京西城区文艺家协会会员理事、北京京缘书画社顾问。多年来,从事老北京风情泥塑的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自潜心创作,使之技法“实中有意”,有所创新。作品朴实、粗犷大方,将传统的泥塑艺术与老北京市井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泥塑系列作品有:《老北京风俗泥塑---旧京三百六十行》、《老天桥新老“八大怪”》、《旧京风情》、“空竹博物馆人物设计”、“广福观博物馆人物设计”、“北京汽车博物馆人物设计”、“内蒙煤矿博物馆人物设计”、“山东威海大型渔村博物馆人物设计”等。
前一篇:五一小长假北京车展人爆棚
后一篇:赏游千年太宰府品尝香浓梅花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