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稍稍等的小院
稍稍等的小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83
  • 关注人气:8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014-01-19 10:45:07)
标签:

博睿讲堂

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

北京历代帝王庙

参观听课

休闲教育

分类: 参观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昨天,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组织团员们来到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的古迹《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睿讲堂,听朱宏老师讲授:“老北京话胡同”讲座。这是博睿讲堂的第3期讲座。听讲座的人有老年人、年轻人也有孩子,这些人不论是老北京还是外地留京人员都对我们生活着的北京胡同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好奇心,通过讲座大家了解老北京胡同的历史和变迁,以及因各种胡同发生的趣事和大事件。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朱宏老师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动的描述,并配以大量(实拍)图片制作的PPT演示,给大家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大课。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 前来参加的“同学”真不少,有近60人左右。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3 组织者们每次都要按名单签到,工作极为认真。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6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北京历代帝王庙成为全国唯一的历代帝王祭祀场所。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帝王一脉相传的人物系列,后世对他们的祭祀是我国古代礼制的组成部分。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8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9 讲堂就设在这里,《祭器库》是明嘉靖九年存放祭祀物品场所,2003年复建。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0“博物达人”曹伟授课之前讲话。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1 《北京历代帝王庙》馆长王洁讲话。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2  主讲老师朱宏是老北京人,接下来他怀着深厚的感情,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老北京的挚爱给大家讲述:老北京胡同的故事。他的讲座共分四部分:

   一、胡同源考

   二、胡同趣事

   三、胡同里的房子—四合院与大杂院

   四、话年节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3 我是带着记录本去的,没想到“物博达人”现场给每位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记录本,想的真周到啊!谢谢物博达人!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4下面开始认真听朱老师讲课了~~~~~~~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5  以下全部PPT资料源自朱宏老师、物博达人制作,我拍了几个重点与大家学习和分享。看看这些熟悉的地方,也许就有您家住过或正在居住的胡同呢~~~~~~~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6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7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8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19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0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1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2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3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4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5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6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7 朱宏老师小时候曾经住过这样的正宗四合院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8 这是朱宏老师曾经住过的“老宅”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29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30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31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32 讲堂结束后《京友之家》博友跟朱宏老师合影留念


博睿讲堂:老北京话胡同
33 集体合影                         

                             谢谢朱宏老师精彩讲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