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省话剧院新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讲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由盛而衰的故事,不仅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同时展示了富甲天下傲视四海数百年的晋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出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启人思索,促人反思,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话剧《立秋》一开始就以大气磅礴的豪迈气概,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称雄商界500年的晋商,将晋商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喻示着晋商的悲剧只是民族悲剧的一个缩影。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晋商在面临家族、个人、事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探求何去何从之路的激越情怀与悲剧命运,深深地撞击着每个观众的心。
话剧以“立秋”命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它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
话剧《立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表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贯穿全剧的“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段被丰德票号至上而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背诵并谨慎遵循的祖训,正是晋商勤奋、敬业的真实写照。
总经理马洪翰面对客户挤兑、天津分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他恪守祖训,循规蹈矩,独撑危局,誓为丰德护碑守门。副总经理许凌翔则主张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将丰德票号融入现代银行的轨道。丰德票号何去何从?一场"银行派"和"票号派"的纷争在情同手足的挚友间开始了。

昌仁与瑶琴是许马两家因商业利益而联姻的一对不幸儿女。瑶琴在绣楼上苦等六年,不料,昌仁留学回国后却另有所爱。

许凌翔之子许昌仁,学成回国时却带着留学女友,并且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瑶琴遭遇情变打击痛不欲生~~~~~~

马洪翰之子马江涛视戏如命,弃商从艺。

陷入绝境的马家出路何在?
秋风瑟瑟,落叶飘零,丰德票号盛极而衰,灰飞烟灭。

为保住丰德票号的信誉,马家不惜血本,开启地下金库。
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自己,我究竟输在哪里?不肯服输的马洪翰不停的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豪门恩怨,爱恨情仇,彷徨徘徊,锐意革新,生死关头,何去何从!
晋商票号跌宕惊魂!

演出圆满成功,重演员谢幕!

领导和演员合影留念,其中右后排是张纪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