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画画儿,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儿。还是学龄前儿童时我就喜欢拿只铅笔,找张纸随心所欲的画着玩儿。画的内容特简单:一个有木栅栏的院子,一座尖顶大房子,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儿,从大房子通向院子大门是一条用小石子铺成的蜿蜒小路,小路上有一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孩儿,院子的外面长着一棵高高地垂杨柳树。这些内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都不会忘记。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为什么要描绘这些,而且总是爱重复画这些内容。(可惜那些画儿没能留到现在)也许那个时代的“家”太拥挤了,我周围的人家祖孙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是常有的事;也许那个时代的花儿太少了,只有去公园才能看到漂亮的鲜花,不像现在绿地鲜花处处可见;也许那个时代的路太少了,只有汽车有路,人走的大多是土路或是土马路,不像现在到处有公路,人走的、车走的,各式各样功能齐全的路。也许通过画儿能映射出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人生的渴望。
儿时的我喜欢把自己想象中的内容画出来,七七八八的什么都有,然后再用彩色铅笔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除了自己欣赏,还把它贴墙上让家里人观看。每当画好一幅画儿后,我仿佛真的就有了一个新生活似的,心情特好,特满足,特得意。
位于南楼宿舍区的最北面有一大片果树林,被一条通向首都机场候机楼的大马路隔成了东西两片。路西是苹果园,路东是梨树园。每当春季来临时,两片果树林的梨花、苹果花竞相绽放,香气宜人,引来无数蜜蜂翩翩起舞,那大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美景在当下的大都市已不多见了,真的好美。
上初中的某一天放学后,我约上曲同学带上纸、笔来到苹果园准备练习写生。我俩一踏进苹果园,扑面而来的微风中散发着阵阵的芳香。一行行、一株株盛开着的苹果花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着,那略带淡粉色的花瓣均匀的覆满了枝头、树干,眼前呈现出一幅水粉色的图画,真令人陶醉。在饱览美景之后,我选中了一个适当的位置坐下来开始写生。
在这以前,我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只在学校的图画课上学过一些基础知识和做练习。我画过的画大多是“比着葫芦画瓢”出来的,对于人物肖像临模的更多一些。记得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人物肖像画册》,画册里全部都是“工、农、兵”人物头像,我当时几乎把画册中的人物全部临模了一遍。可是到苹果园写生,我还是第一次照着实物画,着实不知先从哪儿下笔才好。面对眼前的树与花,上下打量了好一阵儿,才慢慢的有了一些画画的灵感。
眼前的苹果树,比桃树高,比梨树矮。花瓣成椭圆形,颜色为淡淡的粉色,在接近花心的部分花瓣颜色逐渐变深,有着很强的立体感。我一边欣赏,一边舞动着手中的画笔,全神贯注地描绘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美丽的图画。不住不觉中我已画完几张,这时天色已逐渐变暗,我也有些画累了。我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收好笔和画,站起身活动一下双手和有些酸痛的腰,和我的同学一边说笑着准备离开果园回家。忽然我觉着脸上有些痒,用手挠挠,结果越挠越痒还有点刺痛。奇怪,刚才画画时全神贯注的没觉得脸上有什么不适啊?“咱们快回家吧”,我叫上同学朝着各自的家走去。
回家后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上出现一块一块的“红斑”,又痒又痛。后来去门诊部看,大夫说是季节性花粉过敏。开了药,有吃的、也有抹的。再后来,不知是药起了作用,还是花粉丰富的季节过去了的缘故,我的脸终于好了。
从那儿以后,每年春天来临时,我的脸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又干又痒又痛,那滋味着实不好受。喜欢画画的习惯没有继续发扬光大,这过敏起癣的毛病倒是延续至今,真是~~~~
说到这儿,我也借机会把陈年的旧东西翻出几件来晒晒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