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截车救狗”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机会

(2011-04-19 19:42:02)
标签:

张家湾

宋体

京哈高速

爱心

群体事件

分类: 社会杂谈

415日中午,京哈高速张家湾收费站附近,一辆载有520只待宰狗的货车被300多名动物保护志愿者拦截,双方同时报警。这一场爱心大营救有不少人赞扬,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救狗”者爱心爆发是否过于盲目;其二,“截车救狗”的行为是否合法。

 

其实,这两种争议并无多大现实意义,如果“救狗”者爱心爆发不属于过于盲目,这样的爱心能坚持多久?在狗肉还是酒桌上合法菜肴的时候,“救狗”者能不能解救所有面临屠杀的狗?如果“截车救狗”的行为不合法,那么,“截车救人”合不合法?所以,这还是一件关于狗的事,“截车救狗”不过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机会而已。偶尔表达一种人的善良本性,又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偶尔点缀一下日趋冷漠的社会光景,也未尝不可。

 

倘若把“截车救狗”看作一种“爱心爆发”,我也只能说这只是一个表达机会——因为,被爱的对象是狗,如果用这种方法去帮助一群人,帮得起么?

 

一群人帮一群人的事,一般发生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这个时候,日常管理着一群人的部门力不从心了,所以来自“八方”的一群人,就可以合法地帮助“一方”的另一群人,除此就可能是“群体事件”了,参与哪怕围观“群体事件”,是有很大风险的。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一个人帮另一个人,但这样的帮助同样是有风险的,南京的“彭宇案”,就把这种风险彰显的令人望而生畏。因此,现在这种一个人帮另一个人的善举也越来越少了。这样看来,要用帮助一个人来表达爱心,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狗和人就不同了,不管是一只狗还是一群狗,要帮助它们,对它们献一点爱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风险。没听说过因为收养的一只流浪狗死了,会有一只老狗找上门来。因此,当京哈高速张家湾收费站附近有一群人保护一群狗的时候,没有发现别有用心的人,也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即使拦车救狗的行为疑是超出了法律界限,也没听说拘捕了肇事者,抑或围观者。不管事件后续如何发展,但一种人性的善良,毕竟通过“截车救狗”得以完整表达,而这种情绪的表达机会,是因为被救的是狗。假如被救下的是人,就得看这个人的灾难来自何方,结果就不是关于是否过于盲目的缓和讨论了,而是是否合法的法律追究了。

 

撇开“截车救狗”的操作过程是否妥当问题,救狗行为中包含的爱心是不可否认的。这种爱心应当视为人性的闪光点,如果归纳到人的本性中,可以从对动物的关爱中延伸到对生命的关爱,毋容置疑必然更体现在对人类的关爱。但在帮助一个人都存在风险的社会现实下,这份爱心有时只能找一个另外的出点,“截车救狗”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包括去年央视春晚引发的“虐鱼事件”,惊动了52家部门出手干预,尽管舆论喧哗,但爱心表达了,也没有造成风险。看来,在一个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仅剩的爱心,只能瞧准一个没有风险的机会,偶尔表达一下,也算没有良心丧尽。

 

正因为“截车救狗”是一种情绪遇到的表达机会,所以没有什么普适的价值,花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分析就大可不必了。因为,人类不可能真正保护好动物,有时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当还没有从“截车救狗”新闻中回过味来的时候,另一条新闻映入眼帘:根据安徽临泉县警方调查,当地一名农民在接近17年的时间里,强奸116人(38人未遂),多数还并行实施了抢劫。这些妇女不敢抵抗,同时因社会压力,也不敢报警(《新京报》418日)。真的很不好意思再谈“保护”二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