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血书”并非偶然
(2011-04-09 20:30:36)
标签:
体育范斌美国国青篮协 |
以球员“兵谏”的形式下课,国青男篮主帅范斌当称国内第一人。虽然篮协尚未正式宣布更换主帅,但范斌离任已是不争事实,而且也颇不光彩。
据了解,这封由国青男篮全体球员签名且按上鲜红手印的“血书”,其内容直接而简单,就是反映无法忍受主帅范斌三年来对球员人格上的侮辱和打骂,从而要求更换主帅。将帅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显然“非一日之寒”。据了解,国青球员早就通过各种方式表示过对范斌的不满,但由于国青以前一直群龙无首,所以均没起到作用。当见过大世面的郭艾伦重返国青队而成为绝对核心后,小伙子终于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暴发出来。事已至此,篮协当然无法再无动于衷,于是率队在美国拉练的成了助理教练胡卫东。
我们无意了解事件的真相,也许是国青小伙子们一时意气用事,也许是范斌的执教方式的确过激,我们也无法用“民意”来对此事予以评论。但该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也并非单独存在于国青男篮身上。多年来,带队成绩是各级评论衡量一位主帅能力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只要能取得佳绩,无论持有怎样的执教思路,无论采取怎样的训练手段,有了成绩就能代表一切。主帅基本都成长于运动员,除了沿袭传统的执教思路和训练方法,他们也都想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执教方法。但在带队成绩这根指挥棒下,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还是不二法宝。而对于国青男篮这样由年轻球员组成的球员,如何采取令他们能够接受的训练方法并取得实效,范斌显然做得不够,起码和球员们的沟通相差甚远。
球员时代的范斌除了技术出色之外,也以聪明著称。此次担任国青男篮主帅,也能看出篮协对于他的期望和培养。本次事件显然令篮协有些措手不及,不但要重新选择新的主帅,更要为传统的选帅思路有所反思并重新审视。
任何事件都有其两面性。面对该起事件,我们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也不能听任一面之辞轻易作出判断。该事件虽然发生在国青男篮身上,但在其它领域也都曾出现过不和谐声音,虽然没有像该起事件那样突出,却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在这起事件上,篮协不能没有声音,必须要亮出自己的态度,尤其要针对一些传统思路理念,让人看到扬善除恶的信心和勇气。
后一篇:恒大离真正王者还差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