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学生灌输奴性官场礼仪,育人才还是育奴才?

(2011-05-21 22:51:50)
标签:

中国

奴性

官场

堂堂高等学府

栋梁之才

分类: 社会杂谈

“中巴车的座位比较多,领导应该安排在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领导、秘书、翻译……”在广西某重点高校一堂主题为“职场礼仪”的就业指导课上,授课老师周大鹏(化名)强调,“这些顺序不能随便变动,尤其是领导的位置。” 除了乘坐电梯礼仪,如何与领导吃饭、如何给领导敬酒、如何与领导一起坐车等技巧也是这堂课教授的内容。

 

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礼仪却一直被奴性文化所笼罩。尤其是在官场,名为礼仪实则奴性,上尊下卑等级森严,下级见上级官员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诚恐诚惶,而对比其更小的低级官员和草根平民,奴脸一翻立即变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奴才相十足。人们对这种以礼仪为借口的官场奴性文化早已深恶痛绝。然而,在以民主、平等为主题现代社会,堂堂高等学府竟然公开向学生灌输奴性的官场礼仪,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是的,中国社会需要礼仪,但需要的是正常人际交往礼仪,绝不需要带有奴性的官场礼仪。因为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奴性,而是缺乏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官员,缺乏有独立人格的后起之秀。虽然高校和师学都没有能力扭转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奴性官场礼仪,但完全有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远离奴性文化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即使做不到这些,也绝不能刻意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灌输消极的官场陋俗和不良习惯。

 

高等学府是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做官还是做民,都必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品德和素养好坏将直接影响民族复兴大计。可见,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在教育学生知识之余,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将来成为栋梁之才。

 

当然,对学生进行正常的礼仪教育也很有必要,但不必教他们如何给领导开电梯、如何与领导坐车、如何陪领导吃饭、敬酒之类的奴性礼仪。因为高校的最高职责是为国家培育人才,而不是培育奴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