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上签?鲁能才刚上路呢

(2010-12-08 09:12:41)
标签:

体育

阿雷马

印尼

山东鲁能

亚冠

签还是上上签,这是目前鲁能上下需要讨论也必须在乎的的问题,毕竟内战中鲁能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自己,可是亚冠的舞台这位中超霸主却依旧找不到状态。抽签结束后,可以说没有比这个分组形势更能让鲁能感到满意的结果了。鲁能球迷得知抽签结果后第一反应是感叹了运气的眷顾,随即鲁能俱乐部也表示球队仍会以自我为主,争取好成绩。

 

可是好签并不代表好成绩,更何况这个中国足球的多事之秋,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一支的好签一定会给球队带来压力,对于外战,鲁能总是表现的不职业,09年的印尼惨败,不但使得球队没能出线,也成了鲁能两年来身体里的一根刺,谈到今年的亚冠,韩公政坚决的表示,杜绝印尼式溃败,目标不仅仅是小组出线。“分组形势只是客观条件,我们需要在主观上进行努力,印尼是一个带给我们伤心回忆的地方,应该说09年的失利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原因,我们必须克服遇弱不强的老毛病,争取走的更远,同时也不能放弃国内赛场。”韩公政的讲话虽然给球队敲响了警钟,可还不够彻底。鲁能过往屡屡栽在东南亚鱼腩球队的身上,究其原因并不是球队不像重视。试问?中国球队有资格不重视其他球队吗?而事实上除了日韩的超一流球队,亚洲范围内俱乐部水平都差不多。谁赢谁都是正常的,鲁能真正缺乏的是一颗称霸的心。他们往往太过在乎结果而慌乱了自己的技战术打法。

 

今年亚冠鲁能兵强马壮加上史上最佳分组,鲁能的出线看来更是不得不完成的目标。可仔细想来,鲁能似乎还是欠缺点什么。

 

一、经验匮乏,阵容存在缺陷

 

鲁能的大牌们都没有亚冠成功的经验,过去那支曾经小组出线的球队已经没有几个人还留在现在这支球队。球员们虽然空有一身技艺却没有在这个舞台上得到过承认,令人并不放心。此外鲁能的阵容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最大的隐患便是一旦韩鹏受伤谁来完成摧城拔寨的任务?此外边后卫往往一攻一守,难以做到两路齐绽放。中卫的磨合也是必须注意到的问题,在这样重要的比赛中防守往往决定成败。

 

二、小组赛程暗藏凶险

 

小组赛第一轮和第五轮,山东鲁能将两战全北现代,三四轮将与印尼球队阿雷马大战俩回合,第二与第六轮,将遭遇亚冠新军日本的大阪塞雷佐队,若能把握好赛程上的优势,山东鲁能极有可能提前出线。但要是开局没打好,则有可能一泻千里。经过很多年的比赛,鲁能已经慢慢成就了一支典型的主场龙和客场虫。此次亚冠赛事鲁能的赛程也暗藏了一份凶险。对山东鲁能不利的就是小组赛首轮和末轮都是客场作战。首尾这六分如果鲁能能够取得三分或者四分,出线五虞。但若是惨淡到0分或者1分,我想即使鲁能主场全取9分也未必能出线。

 

三、说到底,联赛无疑还会左右鲁能的形势

 

这次代表中国出战的四至球队可谓四种风格,但不论是超级霸主还是亚冠菜鸟,都共同宣称打好亚冠是俱乐部最大的目标。但懂足球的人都知道亚冠打好了是为国争光,但自己能获得的利益极少。相反联赛是自己好掌控收益也更明显的赛事。包括鲁能在内如果面对联赛关键场次或者争冠战役之时,难免不会有意识舍弃亚冠转而投入到国内赛事。因此说到底,中超俱乐部不差水平和能力,欠缺的最多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亚冠霸气。

 

四、鱼腩和媒体给鲁能更大的压力

 

鲁能小组赛最弱的对手就是上赛季印尼联赛冠军阿雷马,这支球队虽然进攻能力不俗,但放在亚冠赛场上,他们的前锋和其他几支球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对于中日韩三强来说,印尼球队就是他们最好的取分球队。当然,鲁能曾在09赛季小组赛末轮客场被斯里维加亚逆转,此番再次对阵印尼球队,鲁能可能要面临金额莫大的心理压力。之前鲁能表示最不想去的就是印尼客场,这里的高温对鲁能来说是最大的麻烦,而这次鲁能能不能彻底解开心结,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显得更加重要。但如何给球员们减压或者根除这种恐惧心理,伊万和他的团队还要做很多。而除了印尼的鱼腩是不得不全取六分的压力,那么媒体对于球队巨大的希望则是另一种不能逃避的压力。媒体的每一篇报道都有可能影响球队的备战或者心气,因此鲁能能走多远?我想媒体也要一起参与并起到助推作用。

 

虽然有一些不足,但鲁能今年确实到了该丰收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期待鲁能能够有精彩的发挥。给我们带来久违的亚洲荣耀。

 

附:山东鲁能亚冠小组赛程

3月2日 全北现代VS山东鲁能

3月16日 山东鲁能VS大阪塞雷佐队

4月5日 阿雷马VS山东鲁能

4月20日 山东鲁能VS阿雷马

5月3日 山东鲁能VS全北现代

5月11日 大阪塞雷佐VS山东鲁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