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国赛无姚易更精彩
(2010-10-14 09:28:11)
标签:
体育姚明中国休斯顿火箭队大卫·斯特恩 |
山不转水转,风不转云转,历时6年,NBA季前赛再次回到了中国。时光荏苒,当初的青涩少年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国际巨星,当年的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变成了今晚的新泽西网队,那时的“类中国”德比变成了如今姚明一人的独角戏,而始终不变的,只有姚明轻松的表情和斯特恩喜笑颜开的摸样。
易建联虽然未能参与,比赛的主角也和从前不大一样,但是三支球队之间的渊源依旧颇深。6年前,国王队老米勒和火箭队姚巨人跳球的画面被定格在了NBA中国赛历史进程书的封面上,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和休斯顿火箭队成为了NBA中国市场开发过程中的首块奠基石。当年,阿德尔曼还是国王队的主教练,而如今姚明的队友老米勒和凯文·马丁还是阿德尔曼时代国王队的内外线主力。谈起那次记忆深刻的中国赛,如今还在养伤的老米勒依旧能侃侃而谈,笑称那次比赛跳球的时候是故意让姚明的,“那里是姚的主场,我应该给姚一个在家乡父老面前表现的机会”,颇懂人情世故的老米勒说道。而今天,作为姚明的队友,更深层次的说作为姚明的替补,老米勒和他当年所在的这支国王队的几大成员再次来到了中国,只不过他们现在有了一个让人更为熟知的标签,休斯顿火箭队。
在感叹种种的渊源和不易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对大卫·斯特恩的老谋深算和决策千里而肃然起敬。诚然,在国家命令体制中蹒跚前进的中国篮球能够如此好爽的将世界篮球的顶级模式移居此地,在这过程中,大卫·斯特恩可谓煞费苦心。在乔丹开拓中国NBA市场的前奏响起之后,斯特恩用看似赔本赚吆喝的方式极力推进NBA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化,甚至在中国领导故作姿态的时候免费向中国提供转播权,即使在眼下,NBA在中国转播过程里所获取的一次性报酬依旧少得可怜,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十几年里,NBA在中国观众的心里已经从一个陌生的赛事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谈的话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直白的说明了一切,当姚明这个中国体育界的代表踏进NBA、进入休斯顿火箭队开始,广大的中国球迷已经将休斯顿火箭队当做自己的主队。在这种传播效应潜移默化的同时,NBA赛事本事所带来的可观赏性以及这种可观赏性所引发的狂热早已经打破了国籍和肤色,在这片日趋蔓延的土壤里,没有战争和硝烟、没有贫穷和饥饿,只有对篮球运动孜孜不倦的追随和热爱。大卫·斯特恩成就了NBA,而NBA又成全了中国球迷,中国球迷的推波助澜般创造出了NBA全球收视的一个又一个神话。想必此时,坐在五棵松观众席上的斯特恩面对着数万中国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他的心里除了满足还是满足,这盘棋走的虽然崎岖和清贫,但是的确很值。
当我们为阿联的缺席不能成就本次五棵松NBA中国赛德比战而感到遗憾的时,NBA官方和中国市场之间存在的沟通鸿沟也的确值得我们注意。诚然,阿联转会是个意外,这次中国赛的协议也是早早就白纸黑字完事的,但是既然阿联离开了篮网,这次比赛如果这么按部就班的来,想必赛事举办的意义也会大大背离初衷,殊不知多少观众都是为了一睹姚易对决才下了血本买票来看球的。如何进一步加强上层的沟通,更为实效和灵活的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这应该是双方今后所要共同商讨的议题。
今天的这篇文,抛开了姚明的比赛状态,甚至抛开了中国赛本身,小论NBA中国市场的昨天和明天。作为一个球迷,身为这个市场化过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也由衷的希望这个由我们身躯所铺出的光明大道能够走的更加宽阔和漫长。
I love this game,and everything It gives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