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影集誕生十年了,今年四位個性分明的女角再度聚首大銀幕,
決心要把都會女郎的愛情故事,給個完美結局。
Sex is
back,四個好色女子暌違四年又回來了,而且這次換成大銀幕,繼續以華美的服裝和夢幻的際遇讓全球女性觀眾好生羨慕。
1998至2004年,HBO影集《慾望城市》一路長紅,數季演下來,陪伴多少女性度過漫漫長夜,大家都在問「好男人都到哪裡去」這個問題的同時,這部影集也捧紅了凱莉、莎曼珊、夏綠蒂與米蘭達四個角色。電影版原本預計在影集播畢後旋即展開製作,但是因為飾演莎曼珊的Kim
Cattrall片酬談不攏而一延就是四年。主角Sarah Jessica
Parker(後面簡稱SJP)上電視打片時,一名主持人還戲稱這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sex電影,前戲還真是長啊,一搞就是四年。SJP表示,這中間的確阻力重重,電影最後終於開拍,她個人也投入相當多的堅持,因為如果不堅持,可能就真的沒有電影版。而既然要拍,她也堅持要說一個有內涵的故事,四個角色都應該有個妥善的結局。
儘管外界總是把焦點放在四個女星的暗中較勁,或是在性的部份大作文章,SJP說《慾望城市》電影(Sex
and the City:The
Movie)其實講的就是男人與女人的故事,主題是關於愛、原諒以及成長。
這樣聽起來似乎嚴肅了點。也許不是每位觀眾都能從劇情中悟出什麼道理,但是四位女主角光鮮亮麗,在戲裡不斷變化服裝,這點肯定吸引不少目光。透過女性共同的經驗——血拼——《慾望城市》搭上時尚列車,一路駛進時尚殿堂Vogue。配合電影上映,飾演凱莉的SJP登上美國版與台灣版的封面,其中美國版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還親自在法國巴黎,挑選一整櫃嬌豔欲滴的婚禮主題高級訂製服,讓SJP在電影中穿著這些禮服,拍攝虛構的Vogue「年齡專題(Age
Issue)」。而在現實中,SJP也以劇中角色的身分,以她與Mr.
Big度蜜月為題,真的拍攝美國版Vogue六月號封面故事。
美國版Vogue總編輯在六月號的letter from the
editor編輯手記中表示,2002年Vogue就拍過SJP作為封面。當時《慾望城市》電視影集如日中天,此舉似乎也呼應了劇情裡的一段小插曲——第四季,第六十五集中,Carrie
Bradshaw幫Vogue寫文章,還順道一遊編輯部的鞋子收藏區,不能自已地發出連連驚嘆,看到Manolo
Blahnik的復古瑪莉珍鞋時都快失控。
當《慾望城市》電視影集的作者兼製作人Michael
Patrick
King(MPK)撰寫《慾望城市》電影版時(他本身也兼任導演),他知道迫切渴求的數百萬女性觀眾需要一場婚禮。到最後,凱莉一定要有一場婚禮。但是,這場婚禮要怎麼辦?《慾望城市》電影是部機智、不同以往的全新諷刺作品,以紐約女郎和她的感情生活為主軸。如果在電影最後是披著白紗蓬蓬裙的凱莉走過紅毯,看起來可就不怎麼聰明了。但他還是欠觀眾一場婚禮。MPK想,或許一件婚紗也行。「我在想,他們想要一場婚禮,所以就給他們九件婚紗!而且就放在一開場!為何不呢?」
於是MPK想像著Vogue拍攝凱莉扮成新娘的樣子。本身也是時尚迷的他,看不慣影集《Ugly
Betty》與《決戰時裝伸展台Project
Runway》這樣的「假」電視時尚。他想要真材實料。於是他找上Vogue雜誌。
美國版Vogue總編輯表示,MPK一年前就來談雙方的合作案,雙方一拍即合。在電影情節的部份,凱莉應邀參與Vogue雜誌的年度「年齡專題」。還記得在第六十五集中那位六十歲的Vogue冰山美人編輯Enid嗎?由甘蒂絲柏根(Candice
Bergan)所飾演。電影版同樣是由她出面來向凱莉邀稿,請她從40歲的角度作一篇特寫報導,而且用一個很妙的點——新娘。
所以Vogue御用攝影師Patrick
Demarchelier(沒錯,就是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那位兇惡的總編輯要助理打電話接通的Patrick。)在影片中負責掌鏡,拍攝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娘故事,Vogue創意編輯Andre
Leon
Talley和其他編輯部人員也參與客串。總編輯說她與Andre在巴黎挑新娘禮服的過程非常有趣。這些禮服抵達Vogue辦公室時,編輯們還大玩試穿遊戲。
MPK表示,重新為電影版執筆最難的地方在於如何讓觀眾馬上銜接,重新找回對四個角色的熟悉感,彷彿這四個女人不曾離開我們,也暫停了老化。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編劇功力,因為沒有電視影集能像《慾望城市》一樣,把全球對時尚、姊妹情誼與男女暗通款曲的著迷,描述得這麼淋漓盡致。影集《六人行》裡,時尚並非著墨的重點,而80年代影集《朝代》裡雖然也有時尚元素,但不像《慾望城市》影集一樣直接活出時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