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东去的黄河水、巍峨的丹霞地貌构成了贵德独有的地质特点,让这里一步一景,一步一天地......
黄河谷地、丹霞地貌、半收割的麦子地、干涸的河床,离开青藏高原进入黄河谷地后的另一番壮阔、雄浑之景色!

【甘青川游记五】
继续上篇...
过了拉脊山,进入101省道,突然间峰回路转,又进入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之前还是土地肥沃、野花满地的高原牧场,而此时气温骤然升高,艳阳当空,满眼已是火红色的、形态各异荒芜的山,如果不是这火红色的丹霞地貌特征,恍惚间的会以为进入了陕西的黄土高坡。
难怪说拉脊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这两地的地形特征的确完全不同。
过了尕让乡,离贵德县越来越近,这个时候我们离母亲河黄河也越来越近,曾经离黄河源头最近的一次也就是10几年前曾经站在兰州滔滔的黄河边上,这里已经离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不远了,在这里贵德就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今天我已经在这里,滚滚东去的黄河就在身边,我们的车奔驰在黄河边的省道上,黄河一路相伴的感觉非常奇妙,也让我激动异常。
“天下黄河贵德清”这一名句就诞生在此地----贵德县,是钱其琛副总理2000年视察贵德县时所提。可惜我们并不走运,并没有看到天下闻名的清清黄河水,依然是如其名的黄河水。
车在行进,每前进一段都会有叹为观止的一幕出现,黄河滚滚、岸边壮观的丹霞山延绵不绝,站在这里,景色如此壮阔,恐怕只有在大自然和历史面前感到渺小是令人愉悦和振奋的。这几年几次的出行都是行走于西北部,喜欢西北部的辽阔、壮阔。为何独爱西北部?因为喜欢天高地阔,这也就是所谓壮阔吧。“贵德由来风光好”,这一句绝不为过
产生美感的地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美的地方都可以形容为壮阔。
有一句话说:一种景致只有让人感受到力量,一种大过人力甚至威胁到人力的力量才能是壮阔。看来我喜欢有力量、具有威胁力的美,这就是壮阔、天高地阔之美对于我的强烈吸引力!恐怕未来的日子我还是会行走于这样的天地间。
接下来将进入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然后正式进入甘肃的夏河...
继续......
5张竖版拼接,此时的黄河水势并不是最大,但在巍峨的丹霞地貌映衬下,黄河依然如此壮观,,,
站在杳无人烟的黄河边,激动之情无法言传。
黄河、丹霞地貌
黄河、丹霞地貌
站在贵德县的迎宾西路的黄河大桥上,看黄河西来东去,据说“天下黄河贵德清”是钱其琛副总理2000年视察贵德县时所提。可惜我们并不走运,并没有看到天下闻名的清清黄河水,依然是如其名的黄河水。也许是季节原因,亦或者是两岸的黄土高原的地质对黄河水的影响。
公路边景色,

从拉脊山下来后,进入黄河谷地后最喜欢的一处景色。当拍完照从坡上下来时,不知道何因腿一软,膝盖着地摔倒在炙热的公路上,当时裤子就破了一道大口,膝盖自不用说,美景的代价。
很快路过了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我们并没有进去游览,走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景一天地就已经足够欣赏这里的地质特色,感觉不用再特意进公园去欣赏贵德的地貌。
公路边景色,
黄河谷地的美景,
公路边的景色,真的是一步一景,颇具特色,林立的石山如风华般~~
黄河谷地的美景,
公路边的景色,

公路边的景色,蓝天白云下的黄土高原,
公路边的景色,
公路边的景色,
公路边的景色,
公路边的景色,
贵德县简介(来自网络):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簇自治州东南部。黄河由西向东纵贯罗汉堂、河西、河阴、河东、尕让五个乡镇,在黄河上游建制最早,历史悠久。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
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
贵德县历史极为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两岸的台地上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共发现有“新石器、唐汪、马家窑、卡约及汉唐以来的古文化遗址300多处。先秦及汉初为西羌之先零羌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