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行】神秘古堡--桃坪羌寨

标签:
川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桃坪羌寨图腾碉楼白石羊 |
分类: 行行摄摄 |
进入汶川地界后,路边矗立的羌寨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远远就被他们的建筑风格所吸引,石头砌成的房子和高高的碉楼异常壮观、显眼和出众。据说这里的建筑是冬暖夏凉,呵呵,民族智慧的结晶。
刚进桃坪羌寨时,东南面巍峨的山、翻滚的云、高高的、碉楼风格的塔,此时阳光破隙而出,如此有气势!
羌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桃坪羌寨,在头人的官寨里,从最高碉楼里的瞭望口向外望去,当年做为观察敌情的窗口现在已然成为一处处景致。
站在碉楼里向下望去,古寨群依山而建,和这里的山水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上千年的寨子久经岁月的考验,“5.12”大地震也没有撼动它强大的根基。
车还没有完全停稳,就遇到这位美丽的羌族JJ,因为她的热情我们延长了在桃坪羌寨的时间,呵呵。
她告诉我们羌族人崇拜白石,那是因为战争的需要,当敌人入侵羌寨时,羌民们用这些石头还击敌人并且战胜了敌人,后来就把它做为一种崇拜。回来后查资料得知,羌族人之所以崇拜白石,完全与战争无关,白石乃是羌族人心中最古老的文明的起源。源于上古时期一个古老的与火种有关的神话,因为得到了火,也学会了如何利用火来烹饪食物,能够吃到煮熟了的食物,他们的生命也大大的延长。所以,后世的羌民渐渐的便形成了对白石的崇拜,并把白石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
羌族只有语言,但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在羌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传承的。
在进入古寨子前有一大片地震后新建的寨子群落,仿古寨样式而建。
地震后新建的寨子
上千年的老寨子,这墙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一片片的石头严丝合缝,有些部位的墙有1米多厚,异常坚固。美丽JJ说他们的寨子冬暖夏凉,稳固牢靠,久经考验。还说这里的街道修建得如同迷宫,本地人通行自如,外人进来很容易迷路,需本寨人引路才可,呵呵。
桃坪羌寨是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保存完整、建筑规模庞大的头人官寨,屋内天井~~~~~
站在桃坪羌寨制高点--头人官寨的碉楼向东望去,正前方就是地震后新建的寨子。
碉楼是整个羌寨的标志性建筑,远远就可以看到高耸笔直挺立的碉楼,凭着好奇俺也登上去瞧了瞧。
他们的建筑通常有四、五层,底层为牲畜、中间是住宿客厅,顶层存放粮食等。
石片组成的屋子非常环保,即使因为人为毁损坏或者自然毁损,它们也不会产生类似钢筋、水泥无法和自然融合的建筑垃圾。
注意看,所有照片的屋顶上都会有白色石头。这些白色石头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顶楼起到了晾晒农作物的功用。
头人官寨的一处小景。暖暖的阳光照在平台上,喝茶、晒太阳、聊天的好地儿,哈哈
猜猜这是什么?在门的表面是看不到锁的,锁就在小方口的左侧,开门、锁门就在这个小方口左侧,拿着他们特制的钥匙完成开门锁门。非常独特的门锁装置,第一次见。
刺绣挑花都是羌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羌绣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随心应手地挑绣出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松梅竹菊,团花紧簇,鱼水和谐等各式花样与图案。心灵手巧的她们自己动手缝制浓郁的民族服饰。这里的民族服饰漂亮极了!
头人官寨里的展示,服装依次是:新娘服、婚后服、新郎服、未婚女服
羊头形状的装饰遍布羌寨子,有一种说法:羌族是有自己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先传羌族有文字,写在羊皮卷上,结果不小心在放牧的时候被羊啃了吃了去,从此羌人只能用羊皮鼓表达自己的心声。还有就是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羊图腾崇拜也就成为羌族比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
美丽的羌族JJ~~~ ,又见白石
汶川,5.12地震遗址永远的留在这里,告诉经过这里的人曾经发生的让人无法释怀的那一瞬间...,河对岸,曾经的路已经完全被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所掩盖,而此时的我们是走在重新修建的路上,而岷江南岸的路、桥等等都已经不见踪影...
可怕的、毁灭性的地震,把如此巨大的石头带到了山下,无法想象当时的天崩地裂......,三年后走在这里看着这一处处遗迹,我们的心是无法平静的......
游记一:路线(成都--都江堰--汶川--桃坪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