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站在骏庐的最高处观看到的马降龙村落

2 临水的赤坎古镇,古老的建筑连成一片,别样风情!

3

4
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建于1912年,楼高7层19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是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
南楼因抗日七勇士的英勇杀敌事迹而名垂千古。当时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八天九夜阻击日军,弹尽粮绝,把枪枝砸毁在墙上留下遗言:誓与南楼共存亡。最后日寇向楼内施放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
楼内、楼外都有曾经战斗过的痕迹。

5

6
开平碉楼非常分散,即使你已经到了一个景区,那碉楼也是分布村落中,绿树或竹林当中若隐若现,安静,幽深...,时间不充足时只能匆匆一游了。
马降龙碉楼群便是如此,走进村子里,大树下三个大婶在那里聊天,上前去问一下情况,哎~~~又是浓重的方言,这一路我耳朵就没有怎么好使过,城际大巴的司机、乡镇小巴的司机、小面司机、摩的司机,使劲听也听不懂,再次痛苦一下...大婶也着急让我伸出手在我手心里划字传递信息,连猜带闷加想当然,哈哈。此时正值日头当中,我则背着沉重的双肩包足有20斤,额头的汗直往下滴,大婶笑着指着我额头的汗对旁边两位大婶说我这汗流的...

7
天禄楼是永安村和南安村29户黄姓村民于1925年集资兴建的众人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楼名“天禄”取天降福禄之意,主要由集资户夜晚入住,以避贼防匪。

8 感叹这楼真是结实啊!看这高墙、这铁窗。

9 耀庐是由村里的黄姓华侨于20世纪初回乡建筑的别墅,居庐院落,自成一体。

10 耀庐外斑驳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样闲置的建筑在这里比比皆是。

11 竹林掩映当中的河东楼,是河东村村民于1928年集资兴建的众人楼,以村名命名。

12 竹林掩映当中的河东楼

13 骏庐是旅居加拿大华侨关崇骏于1936年回乡建筑的别墅,以建造者名字命名,高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14 从骏庐的铁窗向外望去,昌庐紧随其后。

15 骏庐最高处

16 站在骏庐最高处还能稍稍看到分布在村落里的碉楼高处树顶的最高处。在这里总算能看到碉楼分布的一些情况,在下面时,只能循着小石径跟着感觉走了,呵呵。绿树掩映下真不好找......

17

18 骏庐后面的昌庐,
因为要赶下午广州飞北京的航班,而此时我还远在百公里以外,沿途的不确定性已让我已无法恋景,看看表已经2点,马降龙村落距离开平市至还有25公里,并且马降龙这里也没有任何车,若想坐回开平的小巴车还得步行很远很远的公路上拦车才好......
还好,在村外看到有摩托车,问到哪里去?能否搭一程?他说去立园,哈,刚好经过赤坎镇,10元上车,师傅开得贼快,几乎是70公里的时速,风呼啸完全追风的感觉,太凉快了哈。
路上和师傅了解了回开平市的情况,如果坐从赤坎回开平市的小巴那得1
个小时,这样根本来不及回广州坐晚上7点多的飞机了,于是在赤坎下车后迅速换车搭上另一辆摩托车20元,风驰电掣般赶往开平市......从马降龙到开平市半小时不到25公里的路程,下了车赶紧奔向售票窗口,此时下午3:04分,买到了最近的3:10分回广州的长途车,哈,总算松了口气......算一算时间充足
。
独在异乡的路上总会遇到有趣的人或有趣的事情,这次也是如此,佛山、开平,呵呵,有趣。
借用一个16岁就从广西出来在佛山打工已经6、7年,现在在做美容指导的小妹妹,她们公司企业文化里的黄金法则
: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

19

20
往村外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又拍了几张照片,烈日当头,这个汗流的...身上的行李越发沉重

21

22
从佛山坐长途大巴到了开平市,打听到有有直接去立园、自立村的小巴,5元的车票。
当小巴把我放在自立村的路口,独自延着小路往里走,从绿树掩映当中隐约看到小山坡上的塔楼,于是穿过小树林,在一片片坟堆尽头孤独地立着一座塔,果真是“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是周边方式村落为了联防,于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的更楼,原名古溪楼,因是方氏家族所建,内设有防贼使用的探照灯,故俗称“方式灯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看着的确很结实。楼内还曾配备有华侨从国外购回的枪械、发电机、探照灯和报警器,在预警和攻贼匪中发挥作用。

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