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2019-09-06 21:40:05)
标签:

崇德尚善

北京民俗博物馆

匾额文物展

东岳庙

分类: 海纳百川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主办单位/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庙)后罩楼展厅
开展时间/2019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电话/6551 4147   6551 4150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前言
中华传统德善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道家尚善、儒家德孝、佛家仁爱,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智慧,在民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情感基础,。
匾额是一门集文字、书法、雕刻、漆艺、古代建筑装饰为一体的独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魅力、强盛的生命力,历经两千多年,日臻完美,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形式与载体,是炎黄子孙独有和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
匾额内容由上款、下款、匾词和印章构成,居中的匾词为核心内容,精炼、揭示、概括的中心内容词是整个匾额的灵魂所在。匾额分官匾和民匾。官匾体现历代统治者的意愿和宗旨,也是后学励志的警谕和知行合一的座右铭。民匾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教化方式,是百姓们联络情感、颂扬美德的工具和载体。
亲近民俗,感悟生活。本次展览从匾额的道德传承特性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传统孝、德匾额共38方,予以展示,其中《硕德懿型》、《节著松筠》、《钟郝礼法》等匾额颂扬了受匾人高尚品德和操行;《孝友堪挹》、《梁孟遗徽》、《仉湛遗风》等匾额颂扬了孝道和女性的贤良;此外还有颂扬德寿、贤才的匾额,通过展览让观众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与魅力。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德:道德。《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讲的是无德者不可以为王的道理。在古代,德的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既是为人处事、出仕入任、建立功名的行为标准,也是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友人和善的基础,更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总之,“德”是贯穿所有匾文里的精神,也是附在匾额上的灵魂。此次展览展出的以德为主题的匾额有:《硕德懿型》、《节著松筠》、《钟郝礼法》等。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令德壽豈 清代
令德寿豈:令德,美德,有高尚道德的人。《宋史•列传第二十一》:“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豈 , 1、古同“愷”,快乐。2、古同“凯”,胜利的。《诗经•小雅•寥萧》:“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颂扬受匾人德寿双修,其高尚美德受到后代与世人的敬仰。

鍾郝襦法 清代
钟郝礼法:晋时有个人叫王浑,其妻姓钟,王浑的弟弟王湛,其妻姓郝。他们妯娌两人,都有很好的德性品行。钟夫人不依靠出身富足而欺凌郝夫人,郝夫人也不因出身低贫而奉承钟夫人。后世因以“郝钟”称,用为妇德贤淑之典,并加以“礼法”,做贤良淑德遵从礼法之意。
称颂受匾人家庭妯娌和睦,妇德贤淑,家庭和谐,幸福美满。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梁孟遗徽 清代
梁孟遗徽:梁孟,东汉梁鸿、孟光夫妇,守贫高义,相敬如宾。遗徽,逝者生前的美好德行。
意谓受匾人的德孝如东汉梁鸿、孟光夫妇,守贫高义,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生前美好、贤良的德行令世人赞扬。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壺範清操 清代
壸范清操: 壶,古时宫中道路,《尔雅》:“宫中巷谓之壺。”泛指妇女居住的内室,明 王思任《高妇于节烈传》:“至壸以外事绝口不问。”,又如:壸政(宫内事务;家政);壸奥(室内深处,也用以比喻事理深微隐奥的地方。);壸阁 (闺阁;闺房);壸闱(宫闱;闺闱);壸则(妇女行为的准则、榜样);壺训(为妻室者的言行仪范)。范,风范。清操,高尚的节操。
意谓受匾人的妇德妇言符合规范,为世人典范,德行节操高尚。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从古至今,无论是皇亲权贵、圣贤仁者,还是走卒贩夫、普通百姓,都十分看重孝行、孝道。百善孝为先,尽孝是一切道德之本,从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做起,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才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也才能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此次展览也展出了《孝友堪挹》、《节孝》等匾额。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閫範常昭 清代
阃范常昭:阃,内室,借指妇女。阃德:妇德。明 屠隆《昙花记法眷聚会》:“夫人道心玉莹,将来必证真空。阃德冰清,且亦有功名教。”昭,明显,显著。
颂扬受匾人的妇德冰清玉洁,为人典范,受到世人尊敬。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洛下耆英 清代
洛下耆英:洛下,是指洛阳洛社,即洛阳耆英会。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因此“洛下耆英”所指为:受匾人的超高风仪,比“洛社”的“耆英”,如富弼、司马光等人还高。
赞颂受匾人德望的最高评价,也是赠予受匾人七十大寿的最珍贵的礼品。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内正彝则 清代
内正彝则:内正,宋代欧阳修《左氏辨》:“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修身,对内要端正自己的心性,对外要端正自己的仪容。彝,常理,法 理。彝则,为经常的制度,准则。《宋书•礼志四》:“今昭皇太后正位母仪,尊号允著,拊庙之礼,宜备彝则”。
颂扬受匾人品性端正,行为规范,德高福寿。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矢志柏舟 清代
矢志柏舟: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一套关于妇女贞节的观念,自此以后历代封建皇朝都推崇这一观念。从宋代开始, 为了表彰这些遵循封建礼教的妇女,就以国家的名义对守节不改嫁, 且能孝敬公婆、悉心抚育幼儿的妇女树立贞节牌坊,这一做法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柏舟:本为《诗•鄘风》篇名。《诗•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后以谓丧夫或夫死矢志不嫁。明 朱权 《荆钗记•议亲》:“闷怀耿耿,共姜誓盟,慕贞洁甘守孤零。”
清 陈维崧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叹碧海天青,蟾孤兔老,六十载共姜。”
颂扬受匾人坚守贞操’矢志不移,其高洁品行令世人敬仰。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矩範高懸 清代
矩范高悬:矩范,法式,典范。汉 扬雄 《太玄•莹》:“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効也。”范望 注:“范,法也。”明 李东阳 《裕远庵记》:“盖是墓也,有节妇之风烈,封君之矩范。”清 陈田《明诗纪事丙签•罗圮》:“景鸣文章绰有矩范,诗非所长。”明 于慎行 《颜氏家训后序》:“以彼其材 ……深谋朝廷,矩范当世,即汉世诸儒,何多让焉?”徽州冯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厅堂宝壁上方匾额书有上冯袓堂。矩范堂建于清咸丰年间,主人为商人冯洽国,族中逬士冯迓衡为其题写有“矩范高悬”匾额。
意谓宗祠家规、典范高高悬挂上方,警示族人、子孙要严遵继从,永保家族绵延昌盛。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崇德尚善——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匾额文物展(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