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文物古迹——清水镇杜家庄村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总统府”)

标签: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清水镇杜家庄村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总统府 |
分类: 别开一门 |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清水镇杜家庄村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总统府”)
资料:
《门头沟文物志》:
“邓宋支队会师地旧址
位于清水镇杜冢庄村。1938年5月,八路军一二X师宋时轮支队,奉命由雁北进入斋堂川,与先期到达斋堂川的邓华支队会师,地点在今杜家庄村。部队会师后休整三天,不久两支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邓宋首长住“总统府”。所谓“总统府”即建于民国年间的宅院,高大精良,在杜家庄村显得非常突出。宅院坐北朝南,为不规则两进四合院,房屋布局严谨,规矩。大门开在临街五间北房的正中,成一明两暗形制。第一进院有东西厢房,各面阔二间。第二进院穿堂门,开在五间北房的正中,同样为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面阔二间,正房五间。本宅院建筑均为硬山,皮条脊,板瓦合瓦,门窗皆青砖发券,院内中路青石铺地,两侧青砖铺地,建筑精良,现保存较好。现由杜家庄村委会使用。门头沟区政府1996年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门头沟文物志》——《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84年):
“齐家庄乡
……
8.近代 宋邓支队会师地 抗战 杜家庄村”
《门头沟文物志》——《门头沟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97年):
“5-2-26 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 区 1938年 清水镇杜家庄村”
《门头沟政区通览》:
““总统府”建于1921年,因在杜家庄规模宏大气派的民宅,百姓送号“总统府”。其院内三层屋宇,中西合璧式两进四合院院落,七级石砌台阶,沿地势层层升高。甬道两旁地面为中国龙图案的方砖铺就。1938年为巩固发展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在此会师。21世纪初,列为门头沟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曾修缮。”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总统府”这是一处三进院的民宅,建于1921年。因其建筑规模宏大、气派,老百姓就俗称为“总统府”。“总统府”是杜家庄村建筑最好的民居院落。院内三层屋宇,中西合璧式两进四合院院落,七级石砌台阶,沿地势层层升高。后院与大门间地面高度相差3米多,充分利用了山村地形。此建筑群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总统府”坐北朝南,门楼设在南房中间,门道上高高的女墙为西洋式,雕有西洋钟,建筑均为硬山皮条脊,板瓦合瓦,门洞窗口皆用青砖发券。厢房弧形门窗的券上两端雕有龙头装饰,整个砖墙均为磨砖对缝。从门口到院正房之间为石甬道,甬道两旁地面为中国龙图案的方砖铺就。1949年以前,这里是士绅宅院。1938年为巩固发展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在此会师。1949年以后,这里先作为乡政府驻地、小学校、杜家庄大队办公室。21世纪初,列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曾加以修缮。”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事志》:
“邓宋支队会师地旧址
位于清水镇杜家庄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八路军第120师宋时轮支队,奉命由雁北进入斋堂川,与邓华支队会师,邓、宋首长驻入称“总统府”的宅院。这个建于民国年间高大精良的宅院,坐北朝南,为不规则两进四合院,房屋布局严谨,规矩。大门开在临街5间北房的正中,成一明两暗形制。第一进院东西厢房,各面阔2间。第二进院穿堂门,开在5间北房的正中,同样为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面阔2间,正房5间。均为硬山皮条脊,板瓦合瓦,门窗皆青砖发券,院内中路青石铺地,两侧青砖铺地,建筑精良,现保存完好。邓宋支队会师后,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8日,组成第4纵队,辖第11、12两个支队。第11支队由邓华指挥,第12支队由宋时轮领导,另有1个独立营、1个骑兵大队,共5000余人。1997年,成为门头沟区国防教育基地。”
《北京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9935190000270 八路军邓宋支队会师地旧址 民国 清水镇”
20190124所拍:































20160527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