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2019-01-02 21:15:13)
标签:

大辽五京

内蒙古出土文物

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

分类: 海纳百川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是游牧、渔猎文化在政治领域的一种特殊表一。辽国虽然有五京,但辽国的皇帝并不常住京城,他与重要的朝臣一起,随寒暑、逐水草,巡行于四季捺钵地。捺钵活动除了捕鱼、雁、狩猎、避暑外,还包括拜天射柳、祭山祀祖、商讨国事、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臣、接纳附属国和附属部族(落)的贡品等政治内容。因此,辽的全国政治中心是流动的,随着皇帝的行踪转移而转移。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辽代四时捺钵地点统计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辽史》所记载的捺钵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 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 谓之“接钵”。——《辽史•营卫志》
朔漠以畜牧射猎为业,犹汉人之劭农,生生之资于是乎出。自辽有国,建立五京,置南北院,控制诸夏,而游败之习, 尚因其旧。太袓经营四方,有所不睱;穆宗、天祚之世,史不胜书。——《辽史•游幸表》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马鞍 | 赤峰大营子驸马赠卫王墓出土
天下第一契丹鞍
宋太平老人著《袖中锦》中“天下第一”条目下称: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磁、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孑鱼、福州荔眼、温州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鲊、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
内蒙古博物院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镶玉银马络头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镶玉银胸带、鎏金铜马镫
通辽市祭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镶玉银胸带、鎏金铜马镫
通辽市祭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四季山水图
四季山水图绘制于辽庆东陵中室。辽庆陵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黑山山谷中,分东陵、中陵和西陵。黑山在辽代称为永庆山,后改称庆云山,因而名陵为庆陵。庆陵曾被多次盗掘。1997年,辽庆陵并入“辽陵及奉陵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季山水图再现了契丹皇室四时捺钵之地的优美景色。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春壁画(摹本)
春壁画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起伏的山坡中间流动着一条刚刚解冻的蜿蜒小溪,溪中游弋着寒鸭、鸳鸯,山间复苏的杂草、美丽的杏花、丛生的嫩柳以及奔跑的小鹿,一派春意盘然、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夏壁画(摹本)
盛夏时节幽深的山谷、郁郁葱葱的树林、湍急奔腾的河水以及身轻体健的梅花鹿和翻飞的燕子,一轮红日在以石青、石绿为主的色调中冉冉升起。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秋壁画(摹本)
秋壁画是保存最好的部分。画面表现山坡、树林、落叶,地上有追逐及鸣叫的鹿,天空有飞鸟数列,表现了候鸟春去秋归的情景;红色的霜林使秋天的色彩更为鲜艳。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冬壁画(摹本)
寒冷的雪地、寂静的山间、枯树与灌木,在一种灰黄的色调之中,给人“冬山惨淡而如睡”的印象。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五代 胡瓖 《出猎图》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备猎图 | 敖汉旗克力代乡喇嘛沟辽墓出土
备猎图表现的是春猎出发前的情景。共绘有5个契丹男子。前排右数第一人为袖手的青年,腰右带上挂一黄色扁鼓。第二人为蓄胡须的年长者,右手似戴手套,擎一淡红色“海东青”,左手作抚摸鹰之胸部羽毛状。第三人为青年,双手捧一双白面蓝里高筒靴。后排右数第一人为青年,双手抱一红色琴。第二人为壮年, 蓄八字胡,右手握一红色弓,左手执箭2支。侍者们所擎之海东青、所持之弓箭、腰间所挂之扁鼓、所抱之琴, 这些都与墓主人春猎相关。
内蒙古史前文化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提罐人物图
敖汉旗羊山辽鎮出土
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带鞘玉柄银锥 |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银锥锥末端圆形中空,圆柱形玉柄嵌入其中。配有鎏金银鞘。史料记载称“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冬青击之,或亲射焉。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史料还记载了锥子用途及擒获天鹅后的宴会场面:“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剌鹅,取脑以饲鹘。救鹡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琥珀柄银刀子丨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银刀刀身细长,刃部锋利,末端成锥形嵌入琥珀柄中。琥珀柄圆柱形,末端刻一“王”字。配有鎏金银鞘。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交颈鸿雁玉佩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鱼形玉盒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双鱼玉佩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回首鸭形玛瑙饰件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影青铜扣印花四鱼洗
旧藏
首都博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玛瑙臂鞲
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辽墓出土
赤峰市博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玉臂鞲 | 法库县大孤家子乡李贝堡村辽墓出土
辽代狩猎放鹰者将臂鞲置于手臂上,以防止被鹰抓伤。《说文解字》:“鞲,臂衣也。”鞲最早用皮革制作。辽代臂鞲多为玉石质、金属质。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鱼叉 | 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出土
渔叉为三股式,其不同于农具中的垛叉之处,是叉尖有倒刺,因而可以确认为渔具。《辽史•游幸表》:统和二十年九月,“叉鱼于辽河”。可知捺钵时有以叉捕鱼的活动。除了义鱼,还有钩鱼活动。法库辽墓出土有铁钩子。张舜民《使北记》说:“正月钧鱼海上,于冰底钩大鱼。”
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