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2018-10-05 21:51:54)
标签:

北京的古树名木

国子监

复苏槐

许衡手植

杂谈

分类: 植物世界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信息——
种类:国槐
科属:豆科
级别:一级
编号:1992年编号——A05-0014/2007年编号——11010100976
位置:国子监彝伦堂西侧

《北京古树名目散记》:
“乾隆辛未年即乾隆十六年(1751),恰值皇太后六十寿辰,国子监传出一件怪事,说那里的古槐复荣。槐树生长50年后即发生空心现象,貌似枯朽,实际上还可以存活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槐树还有萌蘖力播的特点,老树“死”后,在主干周围会萌发幼树,继续繁衍生长,长久不衰。饱读诗书的国子监监生们对树木无知也就罢了,反而纷纷议论,此乃国家祥瑞之兆.这话传到乾隆耳里,龙颜大悦,亲作《古槐重荣诗》 (又称(御制太学古槐诗》),又命大学士蒋溥绘古槐图,和御制诗一并刻石立于讲堂中壁。御制诗云:“皇宫嘉树荫,遗迹缅觭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未年。”他明确说古槐植于元世祖至元年间,至元为公元1264?1294年,这与前面的推断 (1267之后的7年中)一致,“前贤”无疑是指许衡。清光绪《顺天府志》又重提此亊:“西讲堂外古槐1株,元许衡手植,老干不朽,乾隆十六年(1751)古槐重荣。”《日下旧闻考》,《国子监志》都说到乾隆十六年高宗 (即乾隆皇帝)母六十岁时,古槐枯而复荣的事。现在彝伦堂前西侧1株用矮琉璃围墙保护起来的双干占槐,称为复苏槐的,就是这些书上说的许衡手植槐。彝伦堂在元代叫崇文阁,是国子监藏书之地。其后院东厢,即祭酒办公处,许衡在附近栽槐树是可能的。可是,《藤萌杂记》、《人海记》两部古籍却说古柏重荣,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作者琉于实地调査,张冠李戴,搞错了;另一是所谓重荣之树,既有槐也有柏。
此外,明代专门记述北京景物的两本书《长安客话》和《帝京录物略》都说在国子监彝伦堂前有许衡栽植的松,今已不存。”

介绍牌:
复苏槐
传说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手植。清乾隆十六年(1751),时逢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本已枯死的古槐突发新绿,乾隆题诗赞其瑞,后称为“复苏槐”。

20180725所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北京的古树名木——国子监“复苏槐”(许衡手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