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文物古迹——大台街道庄户村龙泉庵(三教宝殿)

标签: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大台街道庄户村庄户村龙泉庵庄户村三教宝殿千军台庄户幡会 |
分类: 别开一门 |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大台街道庄户村龙泉庵(三教宝殿)
资料:
《门头沟文物志》:
“龙泉庵
龙泉庵在大台街道庄户村,明崇祯十一年(1638)创建。庵佛教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16.20米,南北14 米。
大殿三间,面阔9米,进深6米,硬山调大脊合瓦顶,五架梁,彻上明造。明间为五X方格门扇,次间为方格扇四扇,“旋子”彩绘。东西配殿及山门皆无存。
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耳房已毁,西耳房为硬山合瓦顶,面宽6米,进深4米。
韦驮殿一间,面阔3.6米,进深2.8米,硬山箍头脊,灰瓦顶,三架梁,彻上明造。
殿西有铁钟一口高0.39米,口径0.39米,上铸“庄窝村龙泉庵主持僧人海仙、定海,崇祯十一年十月吉曰立。”
庵内西墙角有石殿观音像一尊,汉白玉质连座高0.96米,观音头像已残。
今庙已无存。”
《门头沟文物志》——《第一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58年):
“庙636 龙泉庵 明崇祯十一年 大台办事处庄户村”
《门头沟文物志》——《寺庙名录》:
“龙泉庵 明崇祯十一年(1638) 残存 大台办事处庄户村””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龙泉庵
龙泉庵在老村原址。《门头沟文物志》载,此寺庙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佛教建筑,坐北朝南。1958年普查时有这样的纪录:此庙东西长16.20米,南北宽14
米。庙内有大殿3间,面阔9米,进深6米,硬山调大脊合瓦顶,五架梁,彻上明造,明间为五X方格门窗,次间为方格窗4扇,“旋子”彩绘。两侧各有耳房1间。东耳房已毁,西耳房为硬山合瓦顶,面宽6米,进深4米,韦驮殿1间,面阔3.6米,进深2.8米,硬山箍头脊,灰瓦顶,三架梁,彻上明造。东西配殿及山门皆无存。原有铁钟一口,高0.39米,口径0.39米,铸有“庄窝村龙泉庵主持僧人海仙、定海,崇祯十一年十月吉曰立。”另外还有汉白玉观音像一尊,莲座总高0.96米。
据析,此庵实际创建年代应早于明崇祯元年,所谓“明崇祯十一年创建”,是根据铁钟铭文落款年代所说。说早于此年代的理由,一是建庵时未必就有钟;二是钟为主持道人海仙立,庵多为尼姑往来或修行住所,立钟时已是和尚,不一定称为庵。
据村中老人讲,此庵供奉有孔子、老子、如来三圣像,故2005年2月2日,在大殿重修后开光时称为三教宝殿。据析,三圣在庵内同供,应为清代以来的事,并非原来即如此。”
《古今大台》:
“龙泉庵
在老村旧址,《门头沟文物志》称此寺庙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佛教建筑。据析,此庵实际创建年代应早于明崇祯元年,所谓“明崇祯十一年创建”,是根据铁钟铭文落款年代所说。说早于此年代的理由,一是建庵时未必就有钟;二是钟为主持道人海仙立,庵多为尼姑往来或修行住所,立钟时已是和尚,不一定称为庵。”
“庄户龙泉庵
龙泉庵位于大台街道办事处庄户村,明崇祯11年(1 638 )已建,佛教建筑。
据1958年文物普查记录,龙泉庵坐北朝南,东西长16.20米,南北宽14
米。大殿三间,面阔9米,进深6米,硬山调大脊,合瓦顶,五架梁,梁枋施旋子彩画,彻上明造。明间为五X门,方格窗,次间各装饰四扇方格窗。东西两侧耳房各一间。两厢配殿各两间,面阔6米,进深4米,硬山式,清水脊,合瓦顶,彻上明造。韦驮殿一间,面阔3.60米,逬深2.8米,
硬山箍头脊,灰瓦顶,三架梁,彻上明造。山门一间。
龙泉庵原有铁钟一口,高0.39米,口径0.39米,上铸“庄窝村龙泉庵主持僧人海仙、定海,崇祯十一年十月吉曰立。”另有观音像一尊,汉白玉石质,莲花须弥座,通高0.96米,惜观音头像已残。
山门前左右各有1株古槐,均为市一级古树,编号为150102A14120和
14121,像两位护法守卫着古刹,同时也是龙泉庵和庄户村古老的见证。
21世纪初,庵殿修复,有称“三教宝殿”,供奉如来、老子、孔子等释、道、儒三教祖师。
庄户、千军台“天人吉祥圣会”幡会走会时,东起、终点在此。”
《京西古道》(上):
“村内有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的龙泉庵遗址,有古槐2株。此庙为幡会东“起点站”。”
《北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10109943170000001 三教宝殿 明 大台镇”
今已修缮,平常不开放。唯元宵节时千军台、庄户走会期间开放。
20170113所拍:

20160222所拍:










































20140330所拍:





20131116所拍:


















20130213所拍:
20120204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