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三家店村京门铁路桥

标签: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三家店村京门铁路桥京张铁路京门支线詹天佑 |
分类: 别开一门 |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三家店村京门铁路桥
资料:
《中国文物地图 北京分册(下)》:
“282-E6 京门铁路桥 [龙泉镇三家店村-城子街道城子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光绪三十二年(1906),詹天佑(1861~1919)工程师开始勘测京门(北京—门头沟)铁路线路,至三十三年(1907)1月完成。同年3月15日,京门铁路作为京张铁路支线开始施工,詹天佑现场指挥,至三十上年(1908)9月工程竣工。京门铁路东起西直门,西达门头沟的城子村,全长26公里。永定河铁路大桥位于京门铁路三家店站至门头沟站之间,建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7月。该桥为八孔,每孔长31.5米,上随钢架。该铁路是中国工程师最早设计、施工的铁路桥梁之一,现仍在正常使用。”
《门头沟文物志》:
“京门铁路桥
清光绪三十三(1907),修通平绥(京包线)铁路支线——京门线,该桥同时建成。由于此支线建成,及后来于民国七年(1918)由北洋政府交通、农商、海军三部会商提出,经国务会议决议,成立官商合办斋堂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以董事长李士珍(元泽人)等出资修建门斋铁路,(门头沟城子至斋堂),由于战乱等原因,只修到板桥(即门板线),全长33公里,1924年4月动工,1928年竣工通车。”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现存桥梁中,建筑最早的是京门铁路桥梁,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桥有8孔,是詹天佑负责建设的京张铁路支路京门铁路工程的一部分。”
《京西重域龙泉镇》:
“9、三家店桥梁群
永定河铁路大桥(三家店 第一座):现存桥梁中,建筑最早的是京门铁路桥梁。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桥有八孔,是詹天佑负责建设的京张铁路支路京门铁路工程的一部分。此桥创下了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造铁路桥的先例。据史料记载,为了大量运输煤炭,1906年6月,清政府经商部奏请“接修京张铁路支线,以兴煤业。”同年7月获批,并由关内外铁路余利项下拨款修建。10月由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車队勘测设计京门段。于是也就有了跨越门头沟段永定河的铁路桥。京门铁路桥历时两年于1908年建成,桥全长216米,桥墩髙7.6米,(枕木747根)这座桥的桥架上仍有“1907”字样。京门铁路桥的钢材及钢架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一家英国公司的,标志为“DALZELL”,该钢铁厂1871年建成。京门铁路桥的钢结构本身就含有了很高的工业遗产的文物价值。将100年前世界上最好的钢材运到中国。当时的水泥的也是进口的,成本很离。如今,这座桥的桥架上仍然标有“1907”的字样。京门铁路桥有百年前最好的钢材、黝黑的钢梁结构桥体、敦实的水泥桥墩、简单实用的外形设计。”
“10、京门铁路(京张铁路支线)
京门铁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站,全长25.23公里。京门铁路桥在门头沟龙泉镇城子村与三家店村之间横跨永定河,是由我国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并建造的京门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为钢架铁路桥,全长216.6米, 它有9座桥墩,桥墩高7.63米。1906年7月24曰,清政府批准由修建京张铁路的余款中动拨,由詹天佑设计,修建京门铁路。工程自1907年3月18 日动工,1908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在1908年修建完成交付使用,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考验,至今依然十分坚固,有的铁构件上还能清楚的看见当年打上的年号。设西黄村、石景山、三家店、门头沟四站。其中,属于境内的有 三家店、门头沟两站。两站时为门头沟地区的最早火车站。”
《北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10109805180000220 平门铁路永定河大桥 清 龙泉镇”
桥及铁路仍在使用运行,拆下的桥架上原有“1907”字样铭牌,寻访未见。据铁路道口工作人员介绍,铭牌早已被相关部门卸下取走。桥架上还有铭牌遗存。
20161202所拍:
附:
1、京门铁路桥铭文
摘自“文子乐”(新浪博客)
摘自“翔子”(新浪博客)
前一篇:北京门票——动物园门票025
后一篇:北京门票——动物园门票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