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赵家洼村白云岩石殿堂

标签: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赵家洼村白云岩石殿堂白云寺 |
分类: 别开一门 |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赵家洼村白云岩石殿堂
资料:
《门头沟文物志》:
“白云禅寺即白云岩石殿堂,在龙泉镇赵家洼村北。明代创建,坐东朝西。有殿堂三间,面阔9.69米,进深5.85米,高5米,平顶,明间门额刻“白云岩”三个大字。额下为券门,券门两侧有券窗。殿顶为条石发券,顶部条石被拆,现在已露天。檐下雕双层椽子,放置石制檐檀之上,檩下雕一斗二升单拱,正面八攒,两侧檐下各六攒。内壁石灰抹面,有壁画痕迹。内有龛洞,佛像今无存。民国时期,西辛房煤窑业主赵某等,对殿堂进行过修缮。门头沟区政府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门头沟文物志》——《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84年):
“33.古建 石殿堂 明 赵家洼村”
《门头沟文物志》——《门头沟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97年):
“3-7-59 石殿堂 区 明 龙泉镇赵家洼村”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白云岩石殿堂
赵家洼村文物有白云岩石殿堂,明代建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村北圆顶山西侧半山腰处,坐东朝西,背靠圆顶山,东北邻黑牛湾,南处月亮店,西邻石洞沟,前面不远处是牛星坨村,脚下卧牛石,面向一老泉。殿堂面阔6.96米,三开间,券形石雕门居中,门上石额题刻“白云岩”三字。门两侧有拱形石窗,高1米,宽0.77米。殿堂外部为石仿木结构,用紫色沉积岩石条雕砌而成,殿顶为拱状,由多块条石砌接,有铁把锔钳住。殿顶上瓦拢、大脊吻兽俱全,檐出0.5米。椽瓦均为石雕。石檩下为浮雕一斗二升斗拱,拱下为石普柏枋,前檐下斗拱八攒,侧面各六攒,殿角处用角科雕三丁头拱,承托石檩。石墙厚达1米,殿内为石结构。内宽5.02米,进深3.76米,高4.5米。殿壁上有一龛洞,深1米有余。两侧砌有龛台,龛内壁彩绘已脱落。殿堂后部及两侧均有人工凿挖痕迹。殿堂北侧有一开间石窟,北侧有两开间石窟,与殿堂后侧相通。前不远处卧牛石上有一臼,估计早时曾有人在此居住。民国期间,门头沟的煤窑业主赵某对此殿重修。”
《京西重域龙泉镇》:
“白云禅寺即白云岩石殿堂,位于村北圆顶山西侧半山腰处,背靠圆顶山,东北邻黑牛湾,南处月亮店,西邻石洞沟,前面不远处是牛星坨村,脚下卧牛石,面向一老泉。……。明代创建。坐东朝西。有殿堂三间,面阔9.69米,进深5.85米,高5米,平顶,明间门额刻“白云岩”三个大字。额下为券门,券门两侧有券窗,窗户宽80cm,高90cm,门宽1.3m,高2.1m。殿顶为条石发券,顶部条石被拆,现在已露天。檐下雕双层椽子,放置石制檐檀之上,檩下雕一斗二升单拱,正面八攒,两侧檐下各六攒。内壁石灰抹面,有壁画痕迹。内有龛洞,龛洞宽1.6m,高2m,进深0.54m,佛像今已无存。民国时期,西辛房煤窑业主赵某等,对殿堂进行过修缮。门头沟区政府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文化丛书》——《名胜古迹》:
“白云岩石殿堂,明代建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村北圆顶山西侧半山腰处,坐东朝西,背靠圆顶山,东北邻黑牛湾,南处月亮店,西邻石洞沟,前面不远处是牛星坨村,脚下卧牛石,面向一老泉。殿堂面阔6.96米,三开间,券形石雕门居中,门上石额題刻“白云岩”三字。门两侧有拱形石窗,高1米,宽0.77米。殿堂外部为石仿木结构,用紫色沉积岩石条雕砌而成,殿顶为拱状,由多块条石砌接,有铁把锔钳住。殿顶上瓦拢、大脊吻兽俱全,檐出0.5米。椽瓦均为石雕。石檩下为浮雕一斗二升斗拱,拱下为石普柏枋,前檐下斗拱八攒,侧面各六攒,殿角处用角科雕三丁头拱,承托石檩。石墙厚达1米,殿内为石结构。内宽5.02米,进深3.76米,高4.5米。殿壁上有一龛洞,深1米有余。两侧砌有龛台,龛内壁彩绘已脱落。殿堂后部及两侧均有人工凿挖痕迹。殿堂北侧有一开间石窟,北侧有两开间石窟,与殿堂后侧相通。前不远处卧牛石上有一臼,估计早时曾有人在此居住。民国期间,门头沟的煤窑业主赵某对此殿重修。”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10109933171900219 白云岩石殿堂 明、民国 龙泉镇”
附:
1、文保牌(摘自网络)
白云岩石殿堂临沟而建,为“无梁殿”结构,券门上石额三字仅前两字“白云”可辨,余字一说为岩,一说为寺,未定。原顶塌露天,今已修复,并于殿前砌围空场,殿侧巨岩上新刻一佛字涂红。原立的文保牌曾见残损多块,现均失。
20160228所拍:






















20140420所拍:



















20120220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