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课堂实录
(2009-01-17 16:35:08)
标签:
比赛场次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比赛场次》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二、自主探索
1、师:在我们的校本课乒乓球小组中的3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学生试着猜一猜)
出现的可能:用推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好,老师也听懂了,但我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很直观,谁能用更直观的方法来解决?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看一下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开始。
师:哪个同学能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1:每一个点表示学生1、2、3,用弧线来表示比赛的场次,利用学习过的数线段的方法完全一样。
生2:三个点分别表示学生1、2、3,用数之间的连线表示比赛场次。
生3:第三种方法,是用三个线段表示学生1、2、3,弧线表示比赛场次。
生4:采用表格的方法,横轴和竖轴分别表示参赛的学生,横轴的第一个人和竖轴的每一个人进行比赛,第一个为什么不打“√”,再看第二个人也要和竖轴的每个人比赛,为什么第一个格不打“√”
师:老师用一条线把表格分成两个部分,你会发现右上部分没有打“√”(自己不能和自己比赛、不能重复比赛)
师:有的同学还没有听懂,你到前面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2、方法归类
师:刚才我们用四种方法来解决了比赛场次的问题,其次我们可以把四个方案划分成两种方法,前三种方案都是用点和线段来表示比赛场次,最后一种方法是用画表格的方法。
师:下面咱们把人数变一下,6个人要进行单循环比赛,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在下面分析一下。
师:老师再把人数变一下,变成30个人进行单循环比赛,你能做吗?(列表格1+2+3+4+……)看来×××提前学习了,你知道这个规律怎么来的吗?(×××思维活跃,咱们是不是应该给其它同学一定思考的空间呀,小组内交流讨论)
(大家听懂了吗?对然大家没有听懂,但我觉得他只是没有很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但是勇气可嘉,我们给他点掌声吧!)
师:既然要找规律,谁能说说怎么找呀?(从简单的情况开始寻找),所以我们就要从人数少开始,根据老师的提示,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看看大家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了吗?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研究过程给大家说说呢!
(可能出现三种方法的一种)
学生介绍之后,老师出示课件
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比赛场次总是从1加到比赛人数少1人)当10人参赛应该怎样列式,当12人参赛应该怎样列式。
师:为什么最后加数总是比比赛总人数少1人呢?(参加的这个人,要分别和前面的每个人比赛,但是又不能和自己比,所以总是少1人),通过老师和××的推理引导想必大家一定掌握了研究方法,下面同学试看用第2个弧线找其中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用表格的方法来总结,其实用这部分也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谁能试试?(黑板画、讲)
师:你能用这个来总结出规律吗?自己在下面试一下,哪个同学能到前面跟大家说说你的发现。
师:刚才大家分别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这个研究的过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从简单开始研究规律,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道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
师:谁来说说你师怎样算的?(1+2+3+4……+9)你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有的有既列表也画图,就发现规律了。
师:其实单循环赛是一样的?为什么?(每两个人之间),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和单循环比赛相似呢?(注重了知识间的迁移,做到了灵活学习,你真棒!)
师:下一题。读题,数据表中的提示,看看大家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2+2+2+……2)
师:本节课咱们就学到这儿,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所学到的方法,找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