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1年3月20日上午,华商e游族“五星级周末”洋县行的网友来到了蔡伦墓祠,了解蔡伦生平及古代造纸工艺。

讲解员的向游客介绍蔡伦生平
在巍巍秦岭南坡,悠悠汉江之北,西汉高速公路旁,距洋县城东8公里的龙亭镇龙亭村,坐落着一座古柏参天、殿宇栉比、碑石林立、秀丽幽静的墓祠,这里长眠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蔡伦墓西侧有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占地十余亩,建筑物3000平方米,是国家AAA级景区,也是全国首家蔡伦纸文化博物馆。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市)人,东汉明帝时,曾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书写需在一片片的、以草绳相连的竹简上刻写,文章稍长便需几十斤竹简,甚为不便,人们迫切希望发明一种简便易得的书写介质。经过努力探索,蔡伦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终于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被朝廷批准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朝廷以蔡伦供职宫延,年久有功,封蔡伦为“龙亭侯”,其封地和葬地即为今洋县龙亭。
蔡伦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尊崇为“纸圣”。清代徐乾健在《龙亭侯墓》诗中写道“策马龙亭日欲曛,江头遥见蔡侯坟。汉封遗迹空怜在,青史香标世共闻。漫拂牖鱼铭旧德,不烦竹简谢夫君。频过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断云。”1983年3月1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载文说:“中国为发明造纸所做的探索可以同美国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相提并论”。
蔡伦墓祠初建于东汉,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重建。祠座北向南,殿宇皆砖木结构,墓位于祠后,墓冢前有石碑7通,存有唐德宗、于右任、赵朴初等历史名人手书匾额或石碑。1957年,蔡候墓祠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整个景区占地30多亩,有古建筑11座,千年古柏17株,墓区有祭亭、墓冢、明月池等,均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如今,这里不仅是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文明的中心,也是集古建、园林、文物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2002年,为再现蔡伦发明造纸原始工艺流程,在墓祠旁兴建了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融纸文化与蔡侯抄纸工艺为一体,建有茶厅、纪念品堂等配套设施。在古作坊的造纸工艺流水线上,身怀绝技的矍铄老艺人为你展示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蔡侯纸造纸全过程。游人更可亲手选用产自秦岭深山的构树皮,参与捣浆、捞纸、晒纸等109道工序环节,在自制纸张上留下自己的墨迹,亲身体验这一承载人类文明的伟大发明。目前,洋县传统造纸技艺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央视《华夏文明》、《走遍中国》、《秦岭探访》等栏目组多次对古蔡伦造纸工艺进行摄制,《蔡伦造纸术》、《秦巴汉中》、《人杰地灵》和《留住手艺》等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4套、10套等频道进行播映,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先后已有英、美、加、日、韩等十几个国家客人来馆旅游,国内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视点阿东)
相关阅读:
全程直播:美景美食美人伴 走进洋县过“五星级周末”(多图)
华阳古镇:千年古船城 秦岭第一镇(图)
洋县之旅:走进朱鹮之乡 畅游蔡伦封地(组图)
洋县朱鹮梨园:观万亩油菜花胜景 享陕南生态游乐趣(组图)
走进洋县:蔡伦墓祠 揭秘古代造纸工艺(组图)
洋县之旅:探秘古秦洋造酒工艺(组图)
洋县之旅:朱鹮生态园 人鸟和谐的自然美(组图)
洋县文化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组图)
畅游洋县 品地方特色小吃(组图)
“五星级周末”洋县行.美景篇(组图)
“五星级周末”洋县行.美食篇(组图)
“五星级周末”洋县行.美人篇(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