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评论中感受网络交锋的痛快
作者:视点阿东
记得07年1月1日,我在新浪、网易、搜狐和华商网等,正式开通了自己的网络博客,取名“视点阿东”。后来,有网友叫我“视点”,有的则叫我“阿东”;还有不少网友问我为什么叫“视点阿东”?取名“视点阿东”,缘于自己的“贫嘴”。爱读新华网的新闻,并受“新华视点”的触动,于是取他山之石,再结合自己的名字,也就有了今日的“视点阿东”。
很早以前,在还没有接触网络媒体,包括在学校上学那时,自己就酷爱写作(以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居多),并一直在从事宣传报道方面的工作。从电视、电台和报纸等,平时爱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以及在生活中喜欢对各种社会话题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朋友戏称我“爱发评论员文章”。搞创作、发评论、做报道,这些是我的爱好,也逐渐成了我的专长。
新闻是对事件及时准确的报道,要求客观真实,它不允许掺入个人观点或情感;评论则不一样。新闻评论是对事件“灵魂”的深挖掘,其中言论,可以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也可以是极具个人的见解。据定义:“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除了对所发生的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还可以从具体、零散、微观的事件中,通过梳理、剖析,使人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最终起到引导、监督、警示的作用,甚至是推动社会革新和进步。
在常规概念中,新闻评论是时事评论,又是政治评论。它往往是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或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发表评论。因此,它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但在网络时代,新闻评论涉猎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它已经完全超出了“政治”的范畴。网络评论,只要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包括政治、社会、民生、文化、娱乐等话题,都可以成为“新闻评论”的对象。
网络新闻评论,它有区别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许多不同点。网络自有“网络语言”,包括标题和说话方式等,多结合网友的受众心理,则更能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舆论作用。就篇幅而言,它可以是一个整篇(当然最好不要太长),也可以是如在论坛主题回复中的一句话,照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痛击要害的作用。
或赞赏,或贬斥,或痛骂,或哀思,或抛砖引玉。。。写评论,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会感到很痛快。同时,一篇焦点评论,不管你个人观点的正确、客观与否,都往往会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响,并在支持与反对的交锋中,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这是做新闻所无法感受到的。
网络新闻评论春天伊始,百花开放。新闻评论,专家有专家的观点,草根有草根的看法,无所谓“高见”。不同的见解,只是代表了各自的认知,不分高下。一篇评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网络时代,点击率才是硬道理!
如今,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都纷纷开设了评论方面的专栏或频道,期许能结合网络时代的特质,强大舆论阵地。接触网络的最初,在搜狐、网易等写的评论比较多,网站也都经常推荐。从07年至今,两年多的练笔,积累了些许心得,并在与网友的互动中学习了不少。但随着开始做新闻,评论也就时断时续,没能一直坚持。做新闻和写评论都是我的至爱,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做新闻可以培养自己敏锐的触觉,可以增加社会阅历,拓宽知识面,可以使自己能更加客观地看问题;而写评论则可以在对新闻的深挖掘中,提升对事件本质的认知度和可信度。(视点阿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