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文/视点阿东
http://blog.cnwest.com/attachments/2008/06/66121_200806201114473.jpg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TITLE="限塑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
朱雀农贸市场的限塑标语
http://blog.cnwest.com/attachments/2008/06/66121_200806201114472.jpg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TITLE="限塑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
市民习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http://blog.cnwest.com/attachments/2008/06/66121_200806201114471.jpg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TITLE="限塑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农贸市场成最大漏洞(组图)" />
菜市场成了限塑后白色污染的一大源头
前期,记者在有关超市了解到,市民对国家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其中,质疑商场在限塑的情况下销售塑料袋的做法为变相收费的呼声最高。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贸市场成了限塑的最大漏洞,而限塑令正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市民的种种生活习惯。
6月19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市南郊的朱雀农贸市场看到,买菜的市民大多使用的还是菜农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与超市使用环保袋较多的现象相比,农贸市场提环保袋的几乎为零,甚至是菜篮子都难见。采访中,菜农反映说,因为限塑,原先四、五分钱的塑料袋,现在要一毛多。而最薄最常用的那种塑料袋,已由原来的1.5元涨至2.5元一捆,“而且很难买,要到批发市场才能买到”。也有菜农说,按规定,市场不让用,他们是“偷偷地”在使用,“买菜不像买衣服,总不可能不给袋子吧”。
在农贸市场,有市民告诉记者,因为习惯了空手到菜市场买菜,所以一般都不带菜篮子或是自备塑料袋。菜市场的塑料袋太薄,如买黄瓜、苦瓜等稍微长得有些棱角的蔬菜,一不小心就把袋子撑破了。有一位双手提满各种菜的市民,走到路上袋子破了,西红柿撒了一地,一脸无奈。市民说,虽然他们都知道限塑对环保有利,但感觉还是不方便,不习惯。菜市场所用的袋子都很薄,无法如超市销售的塑料袋般还可以重复使用,回到家,市民大多会随手丢弃,如此一来,更多的白色污染自然也就来源于菜市场。
但也有市民说,他们会珍惜在菜市场拿回家的每一个塑料袋,“除非是破的和脏了的”。市民说,以前到超市买东西,塑料袋随便要,随便用,回家后往往用作垃圾袋。现在要收费了,超市的塑料袋也就成了收藏,可重复用来再购物。而买菜拎回家的袋子,市民则用来作垃圾袋,哪怕是小小薄薄的一个袋子,如今也都舍不得扔。“能省就省,有总比没有的好!”限塑是推广环保的一个过渡,它就这样地改变着人们由来已久的生活习惯。
相关阅读:
限塑令调查:市民质疑卖塑料袋是变相挣钱(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