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报道采访视点阿东小乞丐专题片杂谈 |
分类: 社情杂谈 |
采访手记:“史上最用功小乞丐”的背后(组图)(续)
2008年1月29日
前情阅读:
“最用功小气丐”的父亲史宗政在教孩子们学习
06年9月,徐飞丽夫妇曾把“最用功小气丐”中的史天亮和史天双送入北池头村的一个学校上学前班,结果只读了一个多学期,学校就被拆迁,两个孩子一共交了4000元的赞助费最终却一分钱也没有退。徐飞丽说,学校连一张收据都没给开,要是开收据学校就不接收孩子上学。如今,即使有律师为他们维权,恐怕也已难找证据。
外来工本来就属弱势,除了经济收入要远比城镇居民低得多,子女入学问题则更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收取外来工子女上学高额的赞助费,这在中国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建筑、环卫等外来工,还有诸多的商人,他们在参与城市与经济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很大的贡献,可又有谁真正关心过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利益保障呢?几千元的入学赞助费或曰借读费,有许多外来工一年都难有如此多的收入,而交了钱又不给开收据,学校的蛮横作风谁来监管?外来工的权益又有谁来维护呢?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何时才有实质性的改革与进步?
闹市区的摊贩,难免影响市容也妨碍交通
城管在很多时候成了外来工的“衣食父母”
前些年,徐飞丽夫妇曾经从事街头摊档经营,卖货用的架子车和货物多次被城管没收,并被罚款。每次的遭遇,都是以严重亏损而告终。反复的折腾,也使得徐飞丽夫妇后来见了城管都害怕,于是不敢再出门经营。没有其他特长与职业的徐飞丽夫妇,从此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谋生途径与生活来源。
自从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今天,城管的工作模式多少也有了一些改观。城管工作人员担负着城市管理的责任,而那些街头摊贩则总是难免与之相冲突。街头摊贩中,有很多都是到城里谋生的外来工,摆个小摊,一天的收入也许就是他们一家的生活费,甚至子女教育的费用也由此而来。城管要执法,小贩要谋生,当矛盾出现时,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呢?中国的国情注定了城管的工作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改进与更多的和谐!
每当吃饭前,孩子们都要按教会的教导做祷告
困难之际,徐飞丽和孩子走进了教会令人深思
在采访“最用功小气丐”和徐飞丽的过程中,无论是一般的谈话,还是在餐馆吃饭,以及带孩子去学习等,徐飞丽每当有感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口头上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上帝”了。从徐飞丽的言谈中,视点阿东能明显地感觉到,西安南郊一基督教对孩子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从小寨街头偶遇教会的人,到后来带孩子进入教会学习与做礼拜,徐飞丽和孩子深切的感受到来自教会里诸多交友的关怀与帮助。在徐飞丽和孩子们看来,上帝就是他们的保护神,教会就是给与他们爱与温暖的一个家。
徐飞丽为什么会选择教会?当视点阿东和朋友谈起这个话题时,朋友说,她不是“选择”,是别无选择!一家六口,丈夫生病不能干活,孩子又都还小且无力上学,只能靠徐飞丽本人在街头收破烂和带孩子乞讨度日,他们是困苦的。多年了,曾经在街头也买过早点等,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收破烂和乞讨,就在徐飞丽面对四个孩子孤苦无依的时候,教会出现了。教会为渴望上学的孩子提供了每个周末免费上课的机会,并在生活中给与了孩子和徐飞丽夫妇钱物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些都足以令徐飞丽夫妇和孩子们感动终生。从对教会给与徐飞丽和“最用功小乞丐”们关爱的反向思考中,我们不得不生发这样的疑问,当民生疾苦真正摆在我们面前时,国家正规的社会保障又在哪呢?“最用功小乞丐”放诸整个社会只是个“点”,但由相关现象上升引发的问题却是很大的一个“面”,这其中涉及的种种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
徐飞丽经常一个人带四个孩子挤公交
母亲,无论贫富贵贱,永远都是最伟大和值得人们尊敬的
半个多月对“最用功小乞丐”和徐飞丽夫妇的跟踪采访中,曾数度顶着风雪辗转各地,期间,四个孩子很坚强也都很辛苦。而视点阿东感触最深的,则是为人之母徐飞丽那超出一般母亲的艰辛之处。“最用功小乞丐”中,史天亮和史天双年龄较大,外出比较独立,但这中独立在母亲看来很多时候又是一种负累,因为他们经常都会不服管教地私自跑开。较小的史天赐和史天云,走路时,往往走不了多会就要妈妈抱。在家时,四个孩子要么为了吃饭争吵,要么为了垃圾堆捡来的食物哭闹,要么是为了学习用具的“分配不公”而有意见,等等,总之是闹个不停吵个没完。见此情景,视点阿东不禁感慨:做母亲难,在困境中的母亲则是难上加难!
徐飞丽曾说,06年在小寨天桥乞讨时,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曾对她和四个孩子做新闻报道,面对徐飞丽的超生与不幸的孩子,都市快报的结语是,这是一个“思想落后而伟大的母亲”。是的,母亲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在儿女的心中,母亲就是母亲,永远都是伟大的;而在旁人看来,纵使母亲有“思想落后”等不足的地方,但她仍是该为人们所尊敬的。“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悔无怨,无休无尽,可怜天下慈母心。割不断血脉,比天高还深。无私无求,无黑无白,可怜天下慈母爱。世上最是母亲亲,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从古到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母亲的恩......世上最是母亲亲。”
西安市钟楼附近,一个卖报卖杂货兼收破烂的
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弱势群体我们该多一些理解、尊重与关爱
采访“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视点阿东曾长时间地接触徐飞丽夫妇和孩子们,身临其境,从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很多的东西。由于生活的无奈,徐飞丽夫妇很珍惜来自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对好心人送来的米面油等有限生活用品,他们平时都舍不得吃,恨不得一分钱能扳成两分来花。孩子们捡垃圾筒或垃圾堆与地上和着尘土的食物却也吃得津津有味,那情景令人看了心酸又思绪万千:一个人,一个家,也许只有在失去或缺乏时,你才会懂得一朝拥有的珍贵与欣喜!这个世界,有极端富有的人,也有极度贫困的人,不同的人有其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对那些身处弱势的群体,人们应该多给与他们一些理解、尊重与关爱。人有贫富,但尊严该是平等的!
★⊙拍摄征集⊙★
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其中涌现的诸多社会问题都值得人们深思与探讨。在采访“最用功小乞丐”的过程中,视点阿东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视点阿东期待有一天能使“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走上银幕,期待有电视台能把此话题拍摄制作成一部很具社会意义的专题片。视点阿东采访手记中对“史上最用功小乞丐”的总结与反思,也就是把“最用功小乞丐”拍摄成专题片的充分理由。把“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就其中涉及的诸多社会问题与当事人等进行探讨,对警示社会,改革民生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特别链接-*-*-
重点推荐:
延伸阅读:
[跟拍专访]母亲带四个孩子乞讨
[跟拍专访]母亲带四个孩子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