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捡破烂母亲乞丐乞讨上学杂谈 |
分类: 社情杂谈 |
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汇编)(组图)
[跟拍专访]母亲带四个孩子乞讨
2008年1月8日
一个女孩给小乞丐送来饮料
2007年11月22日晚上,阿东路经西安市小寨十字路口的人行天桥,偶然遇见一个小乞丐。夜幕下,小乞丐孤身一人,席地而坐,一边乞讨,一边写字学习,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用功的小乞丐”了。
人来人往中,有个学生给小乞丐送来一瓶饮料,但更多的则是熟视无睹,匆匆而过。聊天中,小孩说他今年六岁了,妈妈就在天桥的对面乞讨,爸爸在家。在城市的同龄小朋友都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的时候,小乞丐却只能坐在街头期待行人的施舍;在其它小朋友都有妈妈陪伴嬉戏的时候,小乞丐却只能与妈妈分开“阵地”在街头接受寒风的“磨练”。我问小孩,“你想上学吗?”“想!”,小孩大声地回答。
从两岁半到六岁半的四个孩子,跟妈妈靠乞讨捡破烂度日
2008年1月2日,阿东再次经过小寨天桥时,在同一个地方,又遇见了那个小乞丐。接着,阿东见到了他的妈妈。经了解,他们家在安徽宿县,是1997年来的西安,住在观音庙村。她丈夫原来当过兵,退伍后,进了家乡县城一个国营单位当保卫科长,但没多久,单位就倒闭了。在老乡的带动下,她与丈夫一起来到西安收破烂,当初生意还挺好的。但自从2001年到2005年先后生了四个孩子后,加上丈夫在05年又得了病(小便失禁),他们一家六口的生活开始变得困难起来。丈夫的病没钱医,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于是,他丈夫白天就在家教孩子学习,晚上则由带着四个小孩边收破烂边乞讨。
我碰见的第一个男孩名叫史天双,他有一个哥哥(史天亮,六岁半)和一个弟弟(史天赐,5岁半)妹妹(史天云,两岁半),分别都在天桥的南侧和东侧乞讨(他在北侧)。听说小寨人多,妈妈(徐飞丽,44岁)就带着孩子来了,为了不让孩子走丢,她让三个孩子守在天桥的三个出入口,自己则带着最小女儿小云在附近拣破烂。
不约而同地,孩子们在作祷告
“你没有抚养和教育的能力,为什么要生四个孩子呢?”,我很不解。“让孩子遭罪,我现在也很后悔!”“2001年我生了第一个孩子,就是小亮。是个男孩。我就还想要个女孩,但生下来还是男孩。直到有了小云”“我又不舍得送人。当时(06年)有电视台的采访,就说我是个思想落后而伟大的母亲”,徐飞丽苦笑道。“要是有谁能帮孩子上学,孩子长大后可以为他养老”,徐飞丽说,自己吃点苦都认了,就是为小孩没办法上学而担忧。
“我是真的困难,不是假乞丐”,面对很多人的疑问,徐飞丽说。“其实我也能干活,也卖过早点。就是他们爸爸有病,又要带四个孩子,干不成活啊!”,说到这,徐飞丽已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垃圾桶就是他们的“宝贝”: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没有
后来,四个小孩聚到了一起,他们时而想让我给他们照相,时而要我的笔和本子画画,时而不约而同地做祷告,时而坐在台阶上看修地铁的挖土机,时而在天桥上爬来滚去的……妈妈有些手足无措。
徐飞丽说,她和孩子都在小寨派出所备案了,就是担心孩子丢失了好找。“在这乞讨,有人举报过,怀疑孩子是我拐来的。但也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们,有政法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有赛格电脑城的,还有教会的和外国人。他们给我们钱,还送来衣服、鞋子、米和面。他们都是好人!”“我带孩子入教会了。教会说主会保佑我们。感谢上帝!”
有个经常来陪孩子聊天的外语学院的学生说,“等我毕业后,我要免费为他们做一年的家教”。
小云喝了别人扔剩的牛奶,脸上泛起甜甜的笑
晚上9点半,要回家了。在前往公交小寨站的路上,孩子们看见了垃圾筒就飞跑,接着,妈妈也跟了上去。都在翻看垃圾筒,看能否找到什么吃的玩的和可以卖钱的。小云在地上检了个路人丢剩的牛奶纸盒,把它吸得扁扁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妈妈,我渴!我渴!”,一个孩子一说渴,四个孩子都说渴。妈妈说,没钱,等回家再喝。公交车来了,因为人太多,他们从后门挤了上去。告别之际,小亮对我不停地说,“叔叔,叔叔,到我家和爸爸说会话……”
目送公交车的离去,我心绪难平:明天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详细阅读:
[跟拍专访]母亲带四个孩子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