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文明小偷 |
分类: 社情杂谈 |
快乐“黄金周”:文明出行
2007年10月1日
http://travel.people.com.cn/mediafile/200610/08/F200610081301542606331168.jpg
爱护环境 文明出行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为了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昨天上午,(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检查市容环境卫生情况。市容园林局和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将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制定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黄金周期间环境卫生。(华商网/9月27日)
在我国,似乎已形成一种“惯例”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我们所讲的文明,既包括礼貌礼仪问题,也包括自然环境与旅游设施等的保护问题。
在我们身边,常见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
一、乱扔垃圾。这可能是国人最易犯规的一个方面。在旅游景点,只要人多一些的地方,我们总能看到这里或那里被游人扔弃的垃圾,可谓大煞风景。而每当有演出或比赛活动,活动结束,场地上就会是垃圾遍地,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有的游客还故意恶作剧,把垃圾塞到雕塑或景观的某个部位。
二、踩踏花草。在风景区,有很多草地等是明令禁止游人进入的。但现实中,有些游客,要么想抄近路,认为“路是人踩出来的”,于是毫无顾忌地跨步而行;有的要么是为了拍一张好风景的照片,就把草地或花园踏成了“光头”;还有的是卧地为床,当是休息,之后又留下狼藉一片。令管理人员头痛不已!
三、乱涂乱刻。有许多游客也许是受古人“到此一游”的“蛊惑”太深,每到一个旅游景点,总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迹”。于是乎,有的在树上刻字,有的在石碑上留言,有的在人像上随心涂鸦......此等种种,简直就是对文化古迹的刻意毁灭。有些破坏是无法修复而其损失是难以估算的。在长城上,就能看到游人的许多“杰作”。
还有很多很多......
文明出行,爱护环境,不仅是自身修养的表现,同时,在外国游客日益增多和普遍出现的景区与场所,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代表一个中国人的形象。国内如此,出国游更应多加自律。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但愿国人的举动,将不失一个礼仪民族的应有风范!
26日,网友“刀疤叔叔”在泉州各大论坛公布一系列图片,照片上两男子公然行窃,将手伸进行人口袋里、背包里,甚至行驶的摩托车上乘客的后裤袋里。刀疤叔叔”自称于9月22日,拍下了小偷作案的过程。(网易/9月29日)
人多的地方,同时也是小偷频繁出没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注意加强防范:
一、女士手提包(背包)。偷窃女士手提包或是背包里的钱物,是小偷最常见的作案手法。女士朋友们最好是能把手提包或背包始终置于靠近自己胸前的一侧,而不是靠后或背后。小偷下手,往往就是你行走在街头人多的地方时。或者是在人多拥挤的公交车与购物场所。切记!
二、男士手机。男士普遍都爱把手机别在腰间,这是最危险的。在小偷的眼里,再好的手机套都没有任何防盗功能。尤其是一些粘贴口的手机套,使用时间一长,粘贴也就不牢了。在火车、公交车上,以及上下车瞬间,小偷都很容易“顺手牵羊”。大街上人多的地方亦然。而女士们把手机放在上衣口袋,则更为小偷制造了可乘之机。
三、随身行李。旅途中,在火车站、码头和飞机场出口等,都要随时留意自身所携带的行李。不要随意让他人载运,更不要因为转车或等人而忽略的行李的存在。吃饭时,放在饭店和餐桌附近的东西,离开时要记得带上;坐车(包括公交与出租车等)时亦如此。住宿期间离开房间,记得上锁,旅游结束回家时,更要仔细检查所住旅馆房间的各个角落,以防匆忙中拉下东西。
小偷出没,防不胜防。如今的小偷,因为国家法律对他们的打击力度不大,要是被警察抓住了,往往是拘留几天,甚至是当即就又放出来了。这对小偷而言,几乎无关痛痒,于是他们就有恃无恐,做起案来越发猖獗,有时还引发人身伤害。提醒游客朋友们,面对小偷,提防为上,如遇不测,迅速报警!
文明出行,提防小偷,愿朋友们度过一个快乐的“黄金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