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薪无门:谁来为农民工主持公道?(组图)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文/视点阿东

谁来管我们农民工?
5月14日晚8点左右,笔者在西安市南郊世家星城附近,遇见有人在路边的树上拉着一条长长的横幅,上书“讨要世家星城住宅楼血汗钱,请求人民政府给予解决,我们要养家糊口...”。在横幅下方,坐着几十个人。经了解,他们都是来自宝鸡扶风的农民工,此次是专为向建筑公司的老板讨要所欠的工资而来。
采访中,农民工代表颜永科等向笔者讲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从2004年8月份开始,颜永科等共48位工人,参加了西安西房股份下属的世家星城住宅楼工程项目的建筑工作,直到2006年8月份竣工。他们所在的建筑公司为咸阳市建筑安装总公司。按约定,建筑公司是按工程的进度给工人们付款的。但从2006年3月份开始到工程最终完工,咸阳市建筑安装总公司就在工资支付方面一拖再拖。此前,建筑公司曾表态,等工程完工,即为工人们支付所剩的工资款项。但如今,建筑公司并没有履行承诺,以致拖欠38位工人共十多万的工资。
颜永科等是13日从正在施工的别处建筑工地专程来到西安讨薪的。之前,他们曾经到建设公司所在地的咸阳市,但并未找到公司老板。另外,建筑公司说西安西房股份公司没有把工程款付清给他们。然后,颜永科在向咸阳市有关劳动部门投诉时,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说,他们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在西安,就该到西安去处理此事。但当颜永科带工人们来到西安时,也未能找到建筑公司的老板。而且经向西房股份的负责人了解,说西房股份公司已把工程款结清给咸阳建筑安装公司。
后来,颜永科等先后去了从区、市到省的有关劳动部门,希望他们能够出面帮助解决。但区劳动局说,这种情况属于跨区域,他们受理不了;市清欠办说,这是跨区域,当找省级劳动部门解决;而省劳动监察大队则更是干脆,叫颜永科他们直接到法院起诉去,或是回到咸阳寻求解决......
就这样,颜永科等被建筑公司欠薪之事,被西安和咸阳两市的有关劳动以种种说辞推来推去,最终亦无人出面帮助解决。无奈之下,14日上午,颜永科等36位工人,在他们曾经挥洒汗水和心血的世家星城前拉起了横幅,希望能借此得到市民的声援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同时,他们还曾采取极端的手段,封堵了丈八东路东西走向的交通。后来,引来交警、派出所和西安市有关劳动部门的出面干预。区劳动监察支队告诉颜永科等说,这是咸阳的事,他们管不了。而市劳动监察大队则说他们将就此事上报省有关劳动部门,以请求处理。
事后,颜永科等代表工友到省有关劳动部门咨询,但被告知市劳动监察大队并没有把他们讨薪的事情上报。
颜永科和其他工人告诉笔者,如今所有的劳动部门他们都找过了,但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们一行人中,年龄最大的已近50,最小的20出头,都是一些拖家带口的农民工。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当初出来打工,也就是为生计所愁。如今建筑公司欠他们的工资已半年多了,却无处可讨,实在很苦恼。颜永科还说,他们从事建筑工地的工作,普通工人日工资是30月,焊工和技工是50到60月,其它杂工为35月。在建筑过程中,他们住的是最简陋的工棚,到了冬天,寒风肆虐,那种苦楚是常人所难体会的;他们吃的也是最简单的食物,几个馒头和着一碗面汤或稀饭,为的也是尽可能地节省,以补贴家用。
对他们的遭遇,笔者表示同情。同时,对有关劳动部门的态度,笔者也很是不解。尤其是市清欠办,按国家设立清欠办的初衷,清欠办就是专门为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工作和服务的,对此事件,他们理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退一步说,即使颜永科等工人的欠薪问题牵扯到跨区域,但他们也该有责任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好让他们出面协调,并予以最终解决。可省劳动监察大队叫工人“到法院去起诉”一说,无疑是推脱责任之籍口,很难令人接受。
农民工欠薪问题,这也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了。为什么会频频发生此类事件呢?难道有关劳动部门就没有思虑过吗?农民工讨薪难,这同样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么难呢?难道劳动主管部门就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吗?或者说,你们作为了吗?
农民工讨薪遭遇互相推诿,究竟谁来为他们主持公道?我们拭目以待!

民工代表颜永科向笔者出示建筑公司所欠工人余款清单

36人共10多万的欠薪工资表

在世家星城附近拉横幅讨薪的农民工

谁来为农民工主持公道?

每个农民工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困难家庭

多有无奈的农民工

明天,他们又将如何...
后记:
当笔者手拿相机出现时,颜永科等农民工纷纷围了上来,向笔者述说他们的遭遇。面对他们的热情与无奈,笔者的心情很复杂。为了不伤害他们,笔者首先郑重地向他们作了一个声明,那就是,正因为讨薪的不易,希望他们不要对本人期望太高。笔者只愿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为他们多作呼吁,希望借此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能为全国所有有此遭遇的农民工兄弟们出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是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欠薪与讨薪,工人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但媒体和他人的关注亦不可少。对此,笔者不能也无法承诺,通过自己这次的努力是否能顺利解决他们的欠薪问题。但笔者相信,多一个人关注,问题将会变得简单,并最终得以解决。
在与颜永科等农民工交谈的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对笔者的出现感到无比感激,还说本人是真正关注他们的第一人。言谈中,感谢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俨然把笔者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感动之余,笔者更深感责任在肩。笔者不是“活菩萨”,但愿为他们多作一些呼吁,以唤来众人的关爱。
10点多,夜深了,农民工们仍在路灯下“坚守岗位”。他们说,晚上也只能在就近的地上睡觉,而第二天,他们还打算用堵路的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也知道,此举将影响交通,不利他人。但他们实在无路可走,无门可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