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能从李咏“秦腔言语”中获得啥
李咏开了陕西人民的玩笑?
2007年1月18日
3:28 文/阿东★仲永感怀
近日,有报道说,中央电视台的著名娱乐主持人李咏在主持《幸运52》擂台赛的节目时,就有关秦腔一题,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俗话说得好嘛,“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这句篡改了“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高唱秦腔”的话,立即引起台下一片笑声,而看到收到如此“效果”,李咏也情不自禁大笑几声。随后,有人认为,李咏开了陕西人民的玩笑,把三千万陕西人惹急了,在陕西地方报纸的号召下,要求李咏道歉的呼声一时澎湃不已......
首先,笔者需要声明的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而且又是个著名的公众人物——李咏;在公开场合,而且又是在中央电视台这一具有全国甚至是全球影响的媒体里发表如此言论,确实不妥!
私底下的玩笑也罢。李咏此举,不仅“伤害”到了陕西人民的心理,同时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波及到他所在中央电视台的集体利益。这方面,去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健翔“解说词事件”,乃至最终辞职于中央电视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包括李咏在内,甚至于一些总统级的大人物。又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咏能及时、诚恳地向陕西人民道歉,我们也大可不必把问题复杂化。退一步说,权当是娱乐,不必太认真,乃至“自寻烦恼”。
我们不能不承认,李咏的“秦腔言语”事件,同时也给同是大众人物的记者、主持人、影视明星以及文化名人等提了个醒: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把好语言关,以防“一失言成千古恨”。
另外,我们也希望李咏等,不要成为了第二个“黄健翔”。如此,必将给喜欢和拥戴他们的人们留下许多遗憾。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作为陕西人民的自己,是否也该有需要反省的地方呢?
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对陕西和陕西人的认识,也许在陕西生活多年的外地人是感触最深和感触较多的了,其观点也就更具客观性。
就李咏“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一说,其中确也道出了陕西人普遍存在的不足一面。
很多陕西农民不爱种地,宁肯任其荒芜或只耕种一季甚为单调的农作物,也要打麻将或在赌博中寻找乐子;陕西人不爱闯荡,外出打工的,相比其它地区,很少能见到有陕西人的身影——包括当官的;城乡结合部的陕西“边缘农民”,因为原先的耕地被政府等征用,他们往往就只依赖自己的房子,靠收房租度日。串门“侃大山”、打麻将、下象棋等,也就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不可否认,陕西人是很有智慧的。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甚多;陕西有许多极具实力的科研院所;还有令陕西人引以为傲的中华古文化等等。如西安交大和西北工业大学;西飞集团、大唐电信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兵马俑等等,其中无不凝聚了陕西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但是,比起南方人和其它许多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陕西人包括上述在内的种种表现,确实是有“懒惰”的一面。也许是习惯了躺在“兵马俑”等古文化的辉煌上,以致显得有些“居功自傲”——在许多人看来甚至觉得有些“不思进取”。
当然,此等种种,相对3,570.1万的陕西人民来说,这毕竟不是全部。
诸事都有它的两面性,看问题当遵辩证法。我们想,如果广大的陕西人民,要是能从李咏“秦腔言语”事件中反思并感悟到点什么的话,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