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1014│时光记忆│《四川农村日报》发表雨晓荷散文《一家四代“农”情相伴》

(2022-10-14 13:37:53)
标签:

四川农村日报

一家四代“农”情相伴

雨晓荷

此情最农征文

分类: 文章发表
20221014│时光记忆│《四川农村日报》发表雨晓荷散文《一家四代“农”情相伴》

一家四代“农”情相伴    

雨晓荷


  我们一家四代,都和川农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4年,我出生于川东安岳县宝华乡一个叫“凤狮村”的农民家庭。父亲向东彪出生于1950年,是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在担任村干部、扫盲班老师时订阅了川农报,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更为我后来迈上文学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挚助丰收。20世纪80年代初,父亲作为上门女婿,时常给识字不多的外公读川农报上的新闻、农技知识,这温馨场面至今萦绕我心头。外公名叫李炳章,出生于1914年,是历经了抗美援朝等诸多战役的老红军,虽然文化不高却特别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农事。外公常说“人勤地不懒”,他将川农报上种地瓜的农技知识躬身实践,曾种出不少10多斤重的“地瓜王”,让父老乡亲特别眼红。外公去世35年了,但他带领我们学报、用报的往事恍如昨天。

  “农”圆作家梦。读书看报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从小就在心中扎下了“作家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5月13日,我在成都建筑工地打工时创作的诗歌处女作《水草》在川农报发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这些年来,我坚持不懈自费订阅川农报,笔耕不辍发表《幸福周礼 魅力小镇滋味长》等颇具影响力的文章60余件,其中,散文《至宝妙华耀川东》荣获安岳县第五届文艺创作奖文学类三等奖;散文《我家房屋演变史》由中共安岳县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成同名微电影。这些年来,我先后出版诗集《和一盏灯同居》、散文集《歌唱的蟋蟀》,并在“农家书屋·实现梦想”征文活动、“非常梦想”——四川省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奖项100余个。

  “农”醇情似海。川农报是农民、农民工的贴心人,传播着爱与善,散发出温暖人文光芒。2011年,我和谭丽琼、代廷全、董立平等诸多爱心文友发起“2011年,给力瘫痪诗人李仁芹”爱心募捐活动,川农报于当年6月15日以《瘫痪打工女诗人 拄着诗歌行走人生》为题进行报道后,让李仁芹得到众多爱心关怀和帮助;2011年5月31日,川农报刊发通讯《安岳打工诗人 博客卖书救治受伤母亲》,报道了我出版诗集后遭遇母亲挑麦子不慎导致足踝骨受伤无钱医治而卖书救母的事件,引来众多爱心人士帮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2015年12月15日,我向川农报反映“安岳柠檬大获丰收,果农们却喜中有忧”,当年 12 月 19 日以《打出“组合拳”安岳柠檬谋未来》为题,破解了果农忧虑,引来众多客商抢购……

  “农”荫见成长。40余年来,“川农报”如良师益友、如人生知己,如浓荫般庇护我励志成长。一篇篇作品发表见证了我的文学成长之路;2003年8月19日,一则诗意征婚启事见证了追求美好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愿望;2011年以来,《打工生活是我创作中最宝贵的财富》《农民工作家创作抗疫歌词》等新闻,见证了我自强不息的拼搏之路;这些年来,我义务辅导众多中小学生在川农报作文课版面发表作品数十件,被多家学校聘为课外辅导员,先后荣获安岳好人、资阳市文明家庭、四川省五好家庭等荣誉,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了“四川农民工特约通讯员”聘书,川农报见证了我传递爱心、践行社会公益、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人生之路。

  “农”酾薪火传。女儿李雨馨出生于2017年1月,再过几个月就满6岁了。如今,我将自己对川农报的这份情缘传承给女儿。时常将作文课副刊的文章朗诵给她听,希望女儿长大以后也能够爱上这份“农”情蜜意的报纸,并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品。(原载2022年10月14日《四川农村日报》第8版特别报道-四川农村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此情最农”征文选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