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2022-08-13 10:36:24)
标签:

大同晚报

雨晓荷散文诗

乡村腊月

分类: 文章发表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诗意乡愁   魂牵梦萦
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是一篇描写乡村迎新春的民俗文章,文字朴实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值得反复回味,曾先后在2019年1月17日《资阳日报》“苌弘广场”副刊、2019年第2期《慈善》杂志双月刊“文海慈航”栏目发表。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补遗20220125│诗意乡愁│《大同晚报》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

偶然在“梅子搜报网”发现,2021年1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大同晚报》“九龙壁 随笔”副刊发表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很意外和惊喜:这个报纸我从未投过稿,难道是编辑老师在网络上找的?这不得而知……现将文章予以发布,以飨读者,亦作为存念。



乡村腊月

文/雨晓荷


雨晓荷散文诗《乡村腊月》,资阳新闻传媒中心编辑李小川朗诵音频:00:0005:27


乡村腊月是一首含蓄而凝练的诗歌。腊月的枝头落尽繁华的树叶,裸露的鸟巢泄漏出时光斑驳的痕迹,倦鸟在夕阳的余晖下归来。这幅诗意盎然的场景瞬间牵引出思乡、思家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诗句也就自然浮现脑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的,乡村的腊月是那么的含蓄而凝练,没有过多的的铺垫和熏染,一片片扑向大地的树叶,一缕缕升向天空的炊烟,一声声乳名的亲切呼唤,都是一首首清新而值得咀嚼的诗歌。清晨婉转的鸟鸣,是一首晶莹剔透的诗歌;黄昏时鸡鸭成群结队回家,是一首温馨的诗歌;飘香的腊肉和香肠,是一首洋溢家园味道的诗歌……那么让人回味无穷,那么让人魂牵梦萦。

乡村腊月是一曲缠绵而悠长的歌曲。“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一到腊月,乡愁乡绪的恋曲总是不由自主地从心头喷涌而来,大有决堤成海之势。上世纪70年代,小伙伴们一到腊月就喜欢唱着“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的童谣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因为最令小孩子高兴的是过年能穿新衣服、吃肉,还能够得到压岁钱。如今的腊月,外出的游子无论在何方,也不管有钱没钱,都会迈上回家的征途,奔向团聚的家园。腊月是春节的序曲,杀猪宰羊在腊月进行,春运的序幕从腊月拉开,各种交通工具在腊月奔往祖国大地的村村寨寨,一群群“候鸟”在腊月开始大规模地迁徙,回家的歌谣在腊月嘹亮地唱响。

乡村腊月是一幅传统而又现代的中国画。代代相传的民间习俗,渗透出浓浓年味的村居,热闹而古朴的乡镇集市,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以及从祖国大江南北飞奔回乡的各种快递和包裹融在一起,徐徐展开犹如一幅幅清新的乡村画卷。乡村腊月,最壮观的是一辆辆各种品牌、各地车牌号的小车遍布乡镇的大街小巷或村寨的田间地头;乡村腊月,最激动人心的是除夕之夜彻夜不停的鞭炮声,是绽放在乡村夜空的璀璨烟花;乡村腊月,无论是留守家园的老弱妇孺,还是风尘仆仆归来的远方游子,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平常寂静的乡村在腊月里欢乐起来,红红的灯笼挂了起来,红红的春联贴了起来,家家户户的鞭炮声随着春节的临近此起彼伏响了起来。寂寞而空巢的乡村,在腊月焕发出勃勃生机。

乡村腊月是一首永远写不完也读不尽的诗歌,人们世世代代用尽青春和热血去撰写,老老少少用眸子和心灵去细细品读。乡村腊月是一曲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更新的流行歌曲,作词作曲的源泉永远是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和沉默不语的土地、草木、砖瓦……而我们都是虔诚的演唱者。乡村腊月是一幅日久弥新的画卷,永远在游子心灵里铺展开来……(原载2021年1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大同晚报》“九龙壁 随笔”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